第84章 会当凌绝顶[第3页/共5页]
酒宴并不像杜五郎原觉得的那般沉闷,相反,杜甫提及各种经向来绘声绘色,先说了天宝三载与李白同游洛阳,又说了天宝四载与李白同游齐鲁。
杜五郎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泪水都从眼角挤出来了,俄然,他耳朵一动,探头看去,坐在火线的杨暄正在那低头玩蛐蛐。
“清臣。”
薛白亦在此中,向杜五郎招了招手。
杜甫对这些浑不在乎,谈笑着已在一众锦袍中坐下,神态自如,乃至另有傲气,以他的才学为傲,不以为有任何外物能袒护他本身的光彩。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甚么?”
国子监,太学馆。
杜五郎探头畴昔看了一眼,见他书上都是奇特标记,遂低声问道:“伱还断句了?”
俄然听得一声朗笑,世人转头看去,一个身着粗布衣的中年男人迈入店中,人未到而声先至。
“杜子美来了。”薛白道,“去给他拂尘。”
“阿爷。”
“做得如此粗糙,可见他不怕故意人发觉。不过借此事表白虢国夫人会为他强出头,使欲害他之民气生顾虑。”
“弟子?”
世人目光看去,杜五郎情不自禁赞了声“好诗!”
小蛐蛐掉到席上,斯须跳得不见踪迹。
四周乡贡举子纷繁看来。
“我这在等你。”
“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杜五郎听着都替薛白难堪,心想这也太才疏学浅了。
可惜,这般美满的人生却也有忧愁,他年逾四旬,膝下却无一儿半女。求神问佛,道是平生作歹多端,需有善行。
“郑公谬赞了。”
“郑太学来了,我们挤一挤,均张桌子出来。”
~~
杨暄痛得都不知用哪只手摸另一只手才好,恨不能大嚷一句“阿娘,他打我!”
小包内里装得鼓鼓囊囊,仿佛还塞了一支羊毫。
院中的柳树长出了新叶,随风拂动,颜家二郎正端坐于树下当真习字。
这一觉睡得很香,醒来时口水都已干了。
“郎君昨夜熬了一夜,一会早些歇吧。”
颜真卿脸上不由浮起笑意,心知这女儿小小年纪便是聪明又知疼人的,只是身子骨弱,让他畅怀之余,不免又有忧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杨暄还与人在打闹,闻言转过身,道:“薛白,我听阿娘说,你与我阿爷交好。那今后你便跟着我,称我为‘渠帅’,现在能够带我一道去丰味楼了。”
两个装得满满的陈旧酒囊被丢在桌上,与康家酒楼的精彩瓷器一对比,显得非常寒酸。
“我真要去处博士就教。”
等了好一会,旁的生徒们都已经去用膳了,一群文人谈笑风生地从公房中走出来。
“清臣还想瞒我不成?迩来便是长安小儿也能念一句‘离离原上草’,朗朗上口。”
“县令来了。”
薛白迩来也在学诗,更能感遭到这类不加思考写诗的才华,慎重谢了,道:“我才疏学浅,和不了杜公的诗作,只想到了一句残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诸公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