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战火熄灭[第1页/共3页]
话不投机,宾主之间都感受出来了,相互对付了几句,徐长山便告别,去到吴煦的道署小做逗留,当天就乘船返回了南通,见了薛焕,不免对关卓凡有所抱怨。
以他的观点,就算不做杀一冒十的事情,起码来个对翻,报成四万,应当不为过。
“徐大人,不敢。”关卓凡也很客气,浑不似当ri发作他的那副模样,“还是那句话,相互都是为了国度。”
语气还算恭谨谨慎,但话里的意义却不得体。徐长山又犯**病了――关卓凡只是请他传达,那里轮获得他来讲甚么“不必提起”?
“逸轩,薛抚台不过是落个名声,你这里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徐长山再加一句,小声说道。
“算了,算了,何必跟他计算。他说报两万八,就报两万八好了。”薛焕息事宁人地说,“少年得志,狂一点也是不免的,何况又方才打了败仗。”
要筹议的事情中,最要紧的是歼敌的数字。上海一战,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杀敌近万,俘获三千余,投降的则前有吴建瀛,后有吉元庆,一共六千五百人,是以总数是两万。按关卓凡的设法,加上两成,报成两万五千之数,很过得去了。
大功既已胜利,天然到了该论功行赏的时候。
但是这一回,承平军的行动快得出乎了他的料想。明天的大战,吴淞和宝山一带的承平军几近是隔江目睹,眼睁睁地看着东路军是如何被无情灭杀的。是以高桥一败,北路军立即便开端了撤退,比及华尔和张勇等部光复南翔,刘肇钧的主力早已颠末端嘉定,向姑苏疾走而去了。
关卓凡在心中点头,揣摩着是不是该再清算他一下,但转念一想,薛焕本来也是如许的人,何必跟他们去计算?归正他们几个,在江苏也待不了几天了,李鸿章一到,天然会有一番人事上的更张。李鸿章弄起人来,从不手软,象徐长山如许的底子不在话下。
熊熊燃烧的烽火,燃烧了。
华尔按例是那一身笔挺的装束,提着文明棍,趾高气扬的走在行列的最前头。他身后的轩军各营,排生长蛇,亦都尽量走出本身的jing神。固然以征尘未洗的原因,服sè不能象华尔那样整齐,乃至有褴褛不堪的,但正因如此,反而愈增百姓的感激和敬爱。有在家门口设了香案替他们祈福的,有拿着各种吃食往他们身上塞的,也有拿着各种衣服袍子快靴棉鞋往他们身上挂的,更多的人则是闻讯赶来,挤在路旁,替他们喝采助势。
“逸轩,”一见面,徐长山抢先拱手为礼,“我特来赔罪。”
好处就是除了呼应的夸奖以外,投降和俘获的长毛如需斥逐,按例是有一笔用于资遣的用度。浮报人头,这笔多出来的钱,便能够归入私囊。
入城的轩军,以洋枪队打头,炮队扫尾,顺南大街走到县衙地点的城厢中间,然后折而向北,出北门进入租界,然后持续向北穿出租界,往南翔方向进发。一方面,这本来就是一条捷径,另一方面,关卓凡也是成心让上海的百姓和租界的洋人,看一看这支得胜返来的军队。
三月初四,青浦光复,谭绍光部超出吴淞江,退往姑苏。
*
三月初三,奉贤,南桥光复。
“加两成?”徐长山发笑道,“逸轩,我也是在行伍里打过滚的,象你这么客气的统兵官,从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