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凤凰飞诏下天来[第2页/共2页]
欧阳德听罢,也只得长叹一声,确切,嘉靖可不是宋英宗,富弼能够直接给宋英宗放狠话:千古百辟在廷,岂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臣子们草诏拟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孝烈皇火线氏,聪明睿智之性,慈仁恭俭之行;天成生知,不习而至。养德闺门,则有窈窕之淑闻;俪体宸极,则有思齐之徽音。帮手君子,朝夕忧勤。有卷耳之志;被服浣濯,躬俭节用,有葛覃之本。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朕以承堆集之庆基,席丰融之景贶。获致混一,爰臻治平。尝观立爱之文,尤重先亲之道。查考文籍,更定仪制,以重宗庙之祭,而尊祖宗之德也!王者奉宗稷之大,居亿兆之尊。必重宗庙,用崇匕鬯。上溯三代,下及本朝,集典章之制,竭禀承之诚。
高、文二帝,以开万世之基;仁、宣二宗,乃隆累朝之盛。是以尊尊之敬,宜加于四帝,用享祭飨,勿致迁祧,永为世例,子孙后代宜谨尊之。
夫法太初前志,谓太上立德。以宗礼经,有宗祀配天。惟千龄应运之君,为百代不迁之主。
二祖之德,上感于天,下达于民,子孙后代,永为享祭,祖者彰开基之德,洪惟清庙、永配昊天。乃其勿忘创业之艰矣!
欧阳德不由地感慨道:“昔日宋英宗未成之事,竟在我等之手达成,千载之下,当何故论我等乎?”
没想到嘉靖却摇了点头说道:“诸位都是翰苑前辈,饱学之士,就在此草诏,朕立用印明发!”几位大臣算是看明白了,嘉靖本日非要将此事办成,如果不达成嘉靖的目标,嘉靖毫不会罢休的,幸亏这几位都是文采风骚之士,几位合力草拟圣旨,也用不了多少时候。
几位臣子制定了更易太庙轨制的圣旨后,持续制定升袱孝烈皇火线氏的圣旨。
欧阳德说得是宋朝得濮议之争,宋英宗也是想和嘉靖干一样的事情。但是明显没有嘉靖干的标致。
宗庙之制既定,祭飨之礼当推。朕以足疾,不良于行,特遣皇三子裕王朱载坖代朕施礼祭告如常。至于前建言获咎诸臣,尽皆赦免,着有司录问。钦此。
论者谓两汉之制,典礼仪制,莫不尊崇。尊尊之敬既彰,亲亲之恩亦重,故裁剪取用,以适本朝。维我祖宗,继天统业。积有功德,克享上帝之心;肆其子孙,永承百世之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