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凤凰飞诏下天来[第1页/共2页]
论者谓两汉之制,典礼仪制,莫不尊崇。尊尊之敬既彰,亲亲之恩亦重,故裁剪取用,以适本朝。维我祖宗,继天统业。积有功德,克享上帝之心;肆其子孙,永承百世之祀。
欧阳德说得是宋朝得濮议之争,宋英宗也是想和嘉靖干一样的事情。但是明显没有嘉靖干的标致。
宗庙之制既定,祭飨之礼当推。朕以足疾,不良于行,特遣皇三子裕王朱载坖代朕施礼祭告如常。至于前建言获咎诸臣,尽皆赦免,着有司录问。钦此。
高、文二帝,以开万世之基;仁、宣二宗,乃隆累朝之盛。是以尊尊之敬,宜加于四帝,用享祭飨,勿致迁祧,永为世例,子孙后代宜谨尊之。
未几时圣旨就已经制定完成了,嘉靖展开一字一句的浏览着。
继以仁宣,比成康之世,其犹有加;兼文景之治,出乎其类!法祖重农,赈荒惩贪。文事则经史在御,武备则车驾待边。仁、宣之治,非高、成不开;而高、成之政,非仁、宣不粹也。刘绪缵于元嘉,宋治盛于庆历。霸道无朝夕之效,礼乐必百年而兴。呜呼!此当时哉。
徐阶点点头说道:“想来陛下另有甚么可求的呢?”作为礼部尚书和前任礼部尚书,他们两位都是精通礼法的,现在嘉靖能够做到了,应当能够说是前无前人了。
夫法太初前志,谓太上立德。以宗礼经,有宗祀配天。惟千龄应运之君,为百代不迁之主。
查考典章,数及伦序,英庙于礼当祧,孝烈皇后于礼当祔,朕即从礼臣之议,迁祧英庙,以袱皇后。呜呼!任姒于周,有浑家之效,而无闻于社稷之功;马邓在汉,有关政之勤,而不知乎品德之奥。犹且流声雅颂,腾芳简编,举以概今,不其狭欤?考卜惟吉,因山有期,乃稽旧章。请于祖宗,告于几筵。
太祖高天子,起于淮泗之间,用武于四海;定于应天之府,立国于百代。其功业之盛,奚用言哉!成祖文天子,才兼文武,度量恢廓。任贤使能,各适其当,英杰之士,乐为之用!幅陨之广,远迈汉唐。胜利骏烈,卓乎盛矣!
徐阶只得安慰欧阳德说道:“南野公言重了!濮议不过前后四载,大礼一议,至今三十有二年矣!如果宋英宗享国三十年,一定不如此也!而本日之朝堂,可有富彦国乎?”
欧阳德不由地感慨道:“昔日宋英宗未成之事,竟在我等之手达成,千载之下,当何故论我等乎?”
臣子们草诏拟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孝烈皇火线氏,聪明睿智之性,慈仁恭俭之行;天成生知,不习而至。养德闺门,则有窈窕之淑闻;俪体宸极,则有思齐之徽音。帮手君子,朝夕忧勤。有卷耳之志;被服浣濯,躬俭节用,有葛覃之本。
欧阳德听罢,也只得长叹一声,确切,嘉靖可不是宋英宗,富弼能够直接给宋英宗放狠话:千古百辟在廷,岂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济难,宜加尊礼,以隆典礼。朕是故钦定礼节,以报皇后,后当祔庙,居朕室次,以享卮酒之祭,而慰朕永怀之情矣!
两份圣旨都制定完了后,嘉靖看过后叮咛黄锦道:“立即用印明发天下,着钦天监占卜谷旦,礼部制定仪注,从速实施!”
遣皇三子裕王朱载坖、成国公朱希忠、驸马都尉乌景和升祔孝烈皇后于太庙第九室,奉安神位于奉先殿,其他奉祧之礼,谨按仪典,勿至缺漏!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