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四)[第2页/共2页]
令他着名的事情就是当然是三鼎甲弹劾汪鋐案。汪鋐是首开嘉靖朝吉祥之风的人。嘉靖七年汪鋐上奏说:“本年除夕,甘露降于福建长泰、龙溪等县。”嘉靖答复说:“看奏折,把甘露当作吉祥,是我仁孝打动上天的征象,我如何敢接受?我并非爱好吉祥,但是天意难违,人不敢违背。我只要奉天求保佑百姓万物,来报答神灵赐福,所进献的甘露,恭敬地荐举到祖庙。”因而,嘉靖赏赐给汪鋐白银、文币。
本来当年他在当吏部员外郎时,他同主事王守仁议论学问,喜好上了王守仁的学术,就要求王守仁将本身收为门生。经此一事,方献夫开端与霍韬等人过从论学,学问工夫大有长进,逐步构成独得的理学思惟,对王阳明的学术观点亦开端有所质疑,他厥后乃至思疑王阳明“不疑佛老”,要求湛若水与之辩明异同。
最后冯恩还把方献夫、张璁拉到一起骂了:此非臣一人之私也,天下共闻共见之公也。但张孚敬之奸久露,汪鋐、方献夫之奸不测。奸不成测,乃奸之深者。自古大奸能不使上知其奸,然后得肆其奸。使知其奸,去之何难。臣见三人阵容相倚,而献夫、汪鋐迩来威福阵容尤不成当。陛下欲去张孚敬而不去此二人,天下之事未可知也。臣谓张孚敬底子之彗也,汪鋐腹心之彗也,方献夫门庭之彗也。三彗不去,百官反面。
喜好隆庆复兴请大师保藏:隆庆复兴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冯恩还明说了,之以是弹劾你汪鋐,不是因为我和他有私怨,乃是因为我和他有公愤,就是看不惯他一个奸邪小人,故而弹劾他。
他为官期间曾多次上疏朝廷,力陈国度大计,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程文德为人朴重,勇于讽喻朝廷,抗论得失,又是当时名儒,文坛魁首,在大明文人中很有声望。
方阁老必定气哭在厕所,本身堂堂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竟然还不如汪鋐,更好笑的事情就是方献夫的教员也是王守仁,这算是友军伤害了。
然后冯恩持续申明汪鋐的奸邪:夫都察院为纪纲之首,陛下不早易之以忠诚朴重之人,万一各差御史,求合称职,效尤刻薄,以废弛天下,輘轹小民,其为邪乱之彗,顾不大哉!此鋐尤当急黜者也。夫摆布大臣,邪正得失,大略如此。
嘉靖八年,汪鋐回都察院管事,改任刑部右侍郎,又以首进丹药献媚世宗,升右都御史。嘉靖十一年,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三年,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权倾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