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隆庆中兴 > 第159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四)

第159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四)[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献夫余生的独一一件事就是驳斥王学,没有其他事。方献夫为此写了《大学原》加以阐释。朱熹以为通过格物是获致事物之理,由格物而获得真知,方献夫以为“格物”与“致知”是同时停止的,不是两截工夫;天下之理皆有本,须格物之本。在这点上,他无疑受阳明格物新说的影响,他与王的分歧在于:王阳明以为,“格”是“正”之意,“物”即“事”之意,而“事”即意之地点,以是格物就是正动机。

嘉靖八年,汪鋐回都察院管事,改任刑部右侍郎,又以首进丹药献媚世宗,升右都御史。嘉靖十一年,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三年,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权倾一时。

而后冯恩持续说道:臣待罪留都,每读其辩讦章十一,闻其行事奇特,如鬼如蜮,不成测度,每欲求面陛下一辩其奸。但臣尝特疏论劾,指其阿附豪门、纵子纳贿之状矣,遂以小人疾之已甚,恐生厉阶而止。今鋐之奸愈肆,臣亦何惜一死而负陛下也。且鋐动言人以私怨,欲倾陷之以欺陛下。臣于鋐非有私怨也,顾天下公义决不成掩君父,决不成负君子小人,决不成并立于明时耳。

最后冯恩还把方献夫、张璁拉到一起骂了:此非臣一人之私也,天下共闻共见之公也。但张孚敬之奸久露,汪鋐、方献夫之奸不测。奸不成测,乃奸之深者。自古大奸能不使上知其奸,然后得肆其奸。使知其奸,去之何难。臣见三人阵容相倚,而献夫、汪鋐迩来威福阵容尤不成当。陛下欲去张孚敬而不去此二人,天下之事未可知也。臣谓张孚敬底子之彗也,汪鋐腹心之彗也,方献夫门庭之彗也。三彗不去,百官反面。

冯恩还明说了,之以是弹劾你汪鋐,不是因为我和他有私怨,乃是因为我和他有公愤,就是看不惯他一个奸邪小人,故而弹劾他。

打响弹劾汪鋐第一枪的是王守仁的门生,徐阶的老乡,冯恩,这位仁兄直言敢谏,弹劾张孚敬、方献夫、汪鋐,人称“四铁御史”。即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本来当年他在当吏部员外郎时,他同主事王守仁议论学问,喜好上了王守仁的学术,就要求王守仁将本身收为门生。经此一事,方献夫开端与霍韬等人过从论学,学问工夫大有长进,逐步构成独得的理学思惟,对王阳明的学术观点亦开端有所质疑,他厥后乃至思疑王阳明“不疑佛老”,要求湛若水与之辩明异同。

并且汪鋐上位也颇令人不齿,汪鋐本来在广东任职时候最久,因为得以交友方献夫、霍韬二位议礼大臣,由他们引进张璁之门,更成为存亡之交。汪鋐掌管都察院,担负都察院长官,又以吏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都是张璁出的力。而后,偶尔因为小小的启事落空张璁的欢心,张璁号令守门人回绝汪鋐,不准他求见。汪鋐没有体例,因而租赁张璁室第邻近的空屋子,在墙上挖了一个洞窟而进入张璁的天井,服侍张璁将要出门时,拉着张璁衣服流着眼泪跪在台阶下叩首。张璁惶恐而笑,固然对待汪鋐仍和之前一样,但是内心鄙薄他。

喜好隆庆复兴请大师保藏:隆庆复兴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方献夫则以为,《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厥后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自天子乃至于底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显,“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格物就是知本,这个本就是明德。“知本”“知止于至善”就成为方氏为学的主旨。方献夫以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强怨而行”,即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