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三)[第2页/共2页]
欧阳德也晓得,严嵩想要满身而退,还不是要看嘉靖的意义,如果嘉靖分歧意,也是徒然。
严嵩当然晓得欧阳德指的是甚么,固然看起来严嵩相位安定,但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能支撑几年呢?今后必定是徐阶的天下,这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严嵩说道:“欧阳南野荐程文德接任。”
见严嵩沉默不语,欧阳德抓着严嵩的手用力,强撑着本身坐起来,对严嵩说道:“介溪公,当年阳明公在江西,对我们江西多有照拂,看在桑梓的面上,介溪公就多多照拂一下阳明公的先人吧!”
可见对他希冀之深,当时署兵部事的尚书郑晓曾经说过:博在蓟、辽则蓟、辽安,在本兵则九边俱安。杨博是本朝最为知兵之人了。
嘉靖思虑了一阵,才想起他是谁,问道:“又是王门中人吧?”
再安抚了欧阳德一番后,严嵩回到西苑,向嘉靖复旨,同时奉告了嘉靖聂豹筹办乞骸骨的事情,固然嘉靖对聂豹非常不满,但是同时改换两位尚书,必将引发朝廷的动乱,嘉靖说道:“聂豹为何要此时致仕,朝廷正在用人之时,朕不会准允的。”
兵部尚书但是要职,特别是现在,朝廷恰是用兵之时,嘉靖问道:“若聂豹离职,谁其替之?”
严嵩深知,嘉靖的脾气就是死不认错,绝对不会变动的。要想嘉靖颠覆本身的决定,无异于让他本身抽本身耳光,这类事情,难度系数实在是太大。
欧阳德说道:“程松溪足以担负此任。”
欧阳德说道:“君子见几而作,不俟整天,恨无间可乘。君子得其志则行,不得其志则止,徒欲与天下同归于善,舍独知又焉而至其力乎?某顾瞻时势,未见可行之机矣!”
严嵩说道:“南野,此事岂是仆一人可行的?”
这个题目确切是严嵩和嘉靖最体贴的,礼部尚书的职务最为清要,是非常首要的职务,固然看起来权势不如吏部天官,但是入阁的概率是极高的,若不是欧阳德病重,恐怕现在已经入阁了。
不过严嵩却对他不太感冒,说道:“程文德笃学修行,称为儒者。然好谈当世之务,率迂阔而难行。虽尝自以其学未究于用,而识者不觉得然。以其为大宗伯,恐怕不能于国事成心。”
严嵩点点头,嘉靖只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