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三)[第2页/共2页]
李春芳已经预感到不妙了,从速出来灭火道:“陛下,稗官别史,不敷为信,若国史修成,此种谬论,自但是消也!”
比如原工部尚书、刑部尚书郑晓写的《吾学编》,此中的《皇明逊国记》记录建文帝在位四年的政事,以建文年号编年,对建文君评价很高,他称:“建文君宽仁慈厚,少好文章礼乐,不喜任律法操切人。”
喜好隆庆复兴请大师保藏:隆庆复兴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同时对于大明国史的修撰,他们也提了很多的建议,实在君臣在景泰帝的题目是根基达成了分歧,但是在睿宗和建文帝的题目上分歧极大,翰林修撰沈懋学就直接上疏指出:“四祖不纪而独为献天子立纪,岂惟臣子之心不安,即皇上之心亦必不安,岂惟皇上,恐献天子在天之灵,亦且有踧踖不自安者矣。况纪号献天子而所书者,乃弘治、正德之年,纪名为帝而所载者,乃藩王之事,皇上觉得于义于例当耶否耶?且自古由藩封入继大统者非一人,试考史乘,未见有为其祖父作帝纪者。彼非不能纪,不欲以私害公耳。”
江西大儒邓元锡所着的《皇明书》卷2为《建文天子》,记录建文一朝史事。
朱载坖的俄然翻脸,使得官员们都大为震惊,毕竟这都是百多年前的旧事了,措置如此之酷烈,很多官员们都以为朱载坖这事上有些过于敏感了,他们但愿内阁能够出面安慰朱载坖,从轻惩罚,但是一贯以老好人示人的李春芳却一言不发,任由朱载坖措置此事。
朱载坖当即说道:“成祖靖难,此中之危,可胜言哉?尔辈以太祖之亲,私建文之意,朕岂不知?若建文无失德之举,何故至此?湘王事尔辈何如辩?其以所谓犯警事戮诸王,亦是太祖之意乎?诸卿可言也!”
朱载坖是毫不会承诺规复建文年号的,这孙子又不是甚么好鸟,何况现在官方仿佛很有一股怜悯建文君臣的风潮,锦衣亲军向朱载坖奏报了此事,乃至呈上了一些大员致仕以后和所谓的当时大儒写的书,对建文君报以怜悯。
朱载坖命陆绎将相干证据呈上来,朱载坖问道:“诸位如何看此事啊?”
朱载坖一收到李三才的奏疏,不由嘲笑一声,这不是托塔李天王吗?敢跳出来,朱载坖就敢补缀你,刑戮过分?你如何晓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诏狱体验一下,看看是不是刑戮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