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隆庆中兴 > 第1375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三)

第1375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三)[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像郑晓、邓元锡如许的,就他妈纯小人,端朱家的碗,砸朱家的锅,另有甚么脸面跟朱载坖谈甚么君子小人,甚么狗屁两榜进士。朱载坖重处他们,也是普通的,养条狗还晓得护主呢!

江西大儒邓元锡所着的《皇明书》卷2为《建文天子》,记录建文一朝史事。

朱载坖将李三才下诏狱的动静一传出来,工部主事李化龙、兵部主事赵世卿等人纷繁上疏,在京师筹办会试的江西举人邹元标也跑到首辅李春芳的府上,要求李春芳申救。

同时对于大明国史的修撰,他们也提了很多的建议,实在君臣在景泰帝的题目是根基达成了分歧,但是在睿宗和建文帝的题目上分歧极大,翰林修撰沈懋学就直接上疏指出:“四祖不纪而独为献天子立纪,岂惟臣子之心不安,即皇上之心亦必不安,岂惟皇上,恐献天子在天之灵,亦且有踧踖不自安者矣。况纪号献天子而所书者,乃弘治、正德之年,纪名为帝而所载者,乃藩王之事,皇上觉得于义于例当耶否耶?且自古由藩封入继大统者非一人,试考史乘,未见有为其祖父作帝纪者。彼非不能纪,不欲以私害公耳。”

朱载坖当即说道:“成祖靖难,此中之危,可胜言哉?尔辈以太祖之亲,私建文之意,朕岂不知?若建文无失德之举,何故至此?湘王事尔辈何如辩?其以所谓犯警事戮诸王,亦是太祖之意乎?诸卿可言也!”

朱载坖一收到李三才的奏疏,不由嘲笑一声,这不是托塔李天王吗?敢跳出来,朱载坖就敢补缀你,刑戮过分?你如何晓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诏狱体验一下,看看是不是刑戮过分。

李春芳很清楚,龙有逆鳞,触之必死,这些人明显已经触及到了朱载坖的逆鳞,朱载坖措置他们也是普通的,李春芳了解了朱载坖的意义,朱载坖在措置郑晓等人的来由中说的很明白,不忠不义,为甚么是不忠呢?你郑晓、黄光昇是吃的谁的俸禄?

朱载坖将陈以勤的奏疏下部议,顿时引发了群臣的群情,修撰国史,是多少年以来臣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朱载坖将陈以勤的奏疏下部议,很多官员们,特别是翰林院官员们极其奋发,编修国史,那必定是翰林院的活,他们主动上疏,极言国史编撰的首要性,要求朱载坖当即下诏,编修国史。

朱载坖的俄然翻脸,使得官员们都大为震惊,毕竟这都是百多年前的旧事了,措置如此之酷烈,很多官员们都以为朱载坖这事上有些过于敏感了,他们但愿内阁能够出面安慰朱载坖,从轻惩罚,但是一贯以老好人示人的李春芳却一言不发,任由朱载坖措置此事。

朱载坖再次召见李春芳等重臣,重申本身底线就是建文事迹附太祖本纪,景泰帝能够立纪,兴献帝必须立纪,这是不容会商的,如果达不到这个前提,朱载坖宁肯不修这个国史。

朱载坖嘲笑着说道:“李徒弟说的好,稗官别史,本是一家之言,朕是不当究查,但是这些人是普通人吗?郑晓受世宗之大恩,朕亦待其不薄,自总督漕运累迁至大司寇,殊恩自不待言,邓元锡嘉靖三十四年就落第,一样深受国恩,他们既然想做建文君的臣子,朕就成全他们。”

李春芳等人恰是因为晓得这点,以是才对于此事不发一言,但是李春芳等重臣不说,有人要说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