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倒行逆施3[第2页/共5页]
乐之扬听得心惊,可转念一想,事已至此,想也无用,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朱元璋纵有歹意,本身也不会坐以待毙。
乐之扬叫他戳穿心机,面皮微微发热。只听席应真又说:“朱元璋的目光,足以看出你的聪明,但凭这点儿小聪明,你还做不了东宫的伴读。太孙信赖儒生、荏弱不武,兵戈用兵非其所长。朱元璋光阴无多,责备责备,当众经验太孙,未免有失过火。他的见地赛过太孙,那是理所当然的,而你矫饰聪明,对策赛过太孙,大大折损了太孙的皇威,其他皇孙见了,必然心生轻视。朱元璋连提三条奏章,本想你对答失策,借端严惩,好为太孙立威,但你运气太好,前后均无大错。事不过三,朱元璋再如胶葛,未免无趣,干脆把你送到东宫,一旦成为太孙的臣属,你的聪明就成了太孙的聪明。哼,黄子澄陈腐墨客,哪儿又明白如许的事理?”
“太孙有容人之量,即使留难,也不要命。”席应真顿了顿,“怕只怕朱元璋有了成见,借端向你发难,那才是天大的费事。”
正要入阁,忽听远处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哀怨悱恻,断人肝肠。乐之扬是知音之人,但觉琴声精美,曲调陌生,不觉为之留步。谁知听了几声,俄然想起了很多旧事,回想自幼无父无母,饱尝人间冷暖,好轻易年纪稍长,寄父又横遭横祸。但因无家可归,只好流落江湖,现现在,敬爱的女子又要嫁给别人,本身身为七尺男儿,却只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
“堡垒是死的,船只是活的,活胜于死,这是其一;其二,造船之费,远比筑堡养兵便宜;其三,本朝海疆万里,倭寇乘船而来,见缝插针,堡垒中官兵赶到,若无船只,也只能望敌兴叹。不如以船制船,大造战舰,装设弩炮,将堡垒中的官兵练成水军,接到警讯,船先入海,截断倭人归路,而后水陆并进,前后夹攻。倭寇一旦漏网,也可穷追猛打,使其死亡海上,不能返回老巢。久而久之,倭人必然不敢来犯。”
朱允炆还没说话,黄子澄起首按捺不住:“陛下,他只是一个羽士,怎能做储君的伴读……”
俄然间,两个伴计从阁中冲了出来,此中一人指着老者痛骂:“兀那老狗,滚一边儿去,拉如许的哭丧调子,还让不让人做买卖?”一边叫骂,一边捋起袖子想要动粗。
乐之扬眼看老者文弱,只怕受这了俗人的欺辱,当下拦住伴计,厉声道:“你骂谁?这位老先生是我请来的客人。”
黄子澄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朱元璋正眼也不瞧他,又向席应真说道:“宫中禁卫森严,不如宫外安闲。你出宫疗养几天也好。下个月是朕的生日,十七儿提了个独特体例,办一个‘乐道大会’为朕庆生,届时诸王进京,天下乐工也要齐聚都城。故而你也不要走啦,留在都城,凑一凑热烈。”
他越想越是难过,心伤眼热、悲不成抑,忍不住转头望去,但见长街之上,洒然走来一个白叟,灰布袍,四方巾,描述干枯,貌不惊人。他左手挽琴,右手持弓,两眼朝天,旁若无人,茫茫人海当中,就如一只孤舟逆流而上。
乐之扬一时失色,听了这话,也不由面红心跳,朱元璋却摆了摆手,淡淡说道:“不就是屎尿屁么?有甚么大不了的。就算是当了天子,还是也要拉屎放屁。道灵,朕问你,为何你附和攻打刀干孟,却不附和征讨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