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第2页/共5页]
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乃圣旨敕刻。记录着林四娘平生及战死疆场的豪杰事迹。碑文曰:恒王好色喜武,选美姬,日习武事,中有姓林名四娘者,姿色、技艺超群,王最对劲,遂超拔统辖诸姬,呼为姽婳将军。会值流贼余党乌合山林,劫夺山左一带,恒王轻骑前剿,不幸为贼所戳。众官胆怯,各欲献城降贼,林四娘聚众女将发誓为王报仇。因而披挂上马,直捣贼营,终因寡不敌众,为贼所杀,凶信报至京都,天子及文武百官无不称奇。因而,下诏刻石铭记之。
“松龄兄弟,你们进城来啦!”他们正浏览市容,忽听背后有人召呼,转头一看,是蒲大壮骑马劈面而来:“我去客店找你们。店家说,你们去了城里。我随后打马紧追,你们走得好快呀!”一边说着跳上马来,和蒲松龄并肩而行。
蒲松龄道:“既来之,必观之。”说完,和陈淑卿向林木深处走去。俄然噗地一声,草丛中窜出两只狐狸来,两人吓了一跳。放眼看去,狐狸转头看看,向假山前面隐去。
二人分歧附和!吃过早餐,一行三人出了客店,来到城里。义兵将士正在帮忙市民补缀被清兵炮火摧毁的房屋,重修故里,残存的店铺还是运营,物价公道,民气趋势稳定。
“就是不走,我还等着闹你们的洞房哩!”
“大抵如美玉,细辨有瑕疵:曾孝亷恶贯充斥,被三山大王利斧劈死,还不敷以泄尽民愤,再让他的幽灵在阴司上刀山,下火海!把他贪污的钱化成铜水灌入口中,烧得五脏六腑焦烂!让他接受极刑外的极刑,从精神到灵魂完整灭亡!读到这里,不由令人鼓掌称快,感遭到余香满口,回味无穷!文章到此结束,可谓尽善尽美!可惜作者意犹未了,笔锋一转,又给曾的幽灵一线朝气:投胎转世为穷家女人,已经是画蛇添足,更不该让这位无辜女子,被人诬告,惨遭凌迟正法!读到这里,令人感觉作者太不公允!莫非穷家的孩子就应当获得如许的恶报?何况这穷女子本身没甚么错误,只是被人诬告才遭此酷刑,读者不由愤世不平,为其鸣冤叫屈。这岂不是又美化,表扬恶贯充斥的曾孝亷了?文章如此末端,不但是画蛇添足,的确是……”
高唱梨园歌带哭,请君独听亦潜然。
蒲松龄仓猝行礼:“多谢大王欢迎!大王军务缠身,百忙中召见门生。门生不堪幸运!”
蒲松龄明白于七的企图,可如许做有违别人生志向。他是经历了两代分歧王朝兴亡接踵期间的人,深切体味到晚明不如新兴的大清政权。固然他对宦海贪污败北之风深恶痛绝!但他坚信皇上能通过各种手腕惩办这些国度败类,实现政治腐败。义兵的政治氛围固然比清兵好很多。但国力、兵力差异却如大海与水滴!目前义兵固然占据了几个县城,但与具有庞大国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大清相撞击,必定要船淹没顶的!留在义兵做事,结局只能和这支农夫武装同归于尽!他必须委宛地回绝于七的挽留,尽快找到马守仁,为民除害!他说:“大王的美意门生领啦!但门生志在游历四方,然后回到故乡讲学、着书,不肯受军旅生涯的约朿。大王公事繁忙,门生即便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