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第2页/共5页]
“前些日子,青州道台陈宝玥到此上任,一天夜里他正秉烛看书,忽见一个明朝宫装打扮的女子掀帘子出去,自称是林四娘。那林四娘是前明恒王的妃子,死了十七年啦!岂不是鬼么?陈宝玥明知是鬼,但见林四娘绝顶斑斓,遂与之过夜。亦如正凡人。她还工诗词、通乐律,能歌善舞,陈道台又敬又爱,两人在一起糊口了三年,临别还给陈宝玥留诗一首。”
蒲松龄惊问:“若大一个王府,昔日多么显赫,如何就荒废了?”
蒲松龄看时,上面写:
“就是不走,我还等着闹你们的洞房哩!”
走近一看,果见荒塜累累。归巢的乌鸦在白杨树上空回旋、鸣叫,给坟场凭添了几分阴沉、苦楚之感。
蒲松龄一口气写完三篇控告清兵暴行的聊斋故事,仍觉言犹未尽、意犹未了,又写了首壮游诗。才觉解了些气。心想:蒲大壮从一个庒稼汉熬炼成了超卓将领。青州一战,杀得清兵闻风丧胆!照此生长下去,义兵将会把清兵赶出中原大地,光复大汉民族的天下。想到这里,只感觉表情镇静,精力抖擞!对陈淑卿、朱纪说:“青州是汗青悠长的名城,文明秘闻深厚,令人神驰。明天我们要纵情旅游一番。诸位意下如何?”
陈淑卿说:“蒲兄,于大王召见您,闲人不宜跟从。你跟大壮哥去吧!我们听牛大哥平话去。”
蒲松龄道:“这好办,我们边走边问嘛。两人边走边探听。”公然找到了那家饭店。二舅对客人非常热忱:泡茶、炒菜,忙个不断。蒲松龄也不客气,由他筹措,筹办到时结账支饭钱。岂知酒足饭饱以后,二舅分纹不收。蒲松龄拗不过他,只好作罢。
蒲松龄笑道:“门生来向老先生就教当年林四娘写给陈道台的那首诗。”
饭后闲谈时,蒲松龄问二舅:“恒王府在甚么处所?”,
蒲松龄仓猝行礼:“多谢大王欢迎!大王军务缠身,百忙中召见门生。门生不堪幸运!”
部下回声端来盘刺眼夺目的金条交给于七,于大王双手捧着恭恭敬敬来到蒲松龄面前道:“云门山一战,全赖先生奇策破敌,这是义兵全部将士的一点情意,请先生笑纳。”
日颂菩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
“松龄兄弟,你们进城来啦!”他们正浏览市容,忽听背后有人召呼,转头一看,是蒲大壮骑马劈面而来:“我去客店找你们。店家说,你们去了城里。我随后打马紧追,你们走得好快呀!”一边说着跳上马来,和蒲松龄并肩而行。
“蒲兄,你在想甚么呢?”
蒲松龄:“老伯言之有理,我们就去走一趟,郊野门路泥泞难行,您就不消给我们带路啦。”
蒲松龄跟蒲大壮来到虎帐,于七早在辕门以外恭侯。这位叱咤风云的义兵魁首,边幅魁伟,气度轩昂。见蒲将军身后跟着个青年秀才,立即抱拳相迎:“欢迎先生光临!于某这厢有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