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勒胡马 > 第三十八章、琅琊与东海

第三十八章、琅琊与东海[第3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是当他向琅琊王一系树起反旗后,就天然会想要拥立东海王一系为帝——恰好司马冲本来就是司马睿之子,归宗担当元帝以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类设法是由三方面身分综合起来而构成的。第一当然是不满司马绍继位;第二是瞧不起琅琊王一系;第三则是王敦感念司马越当年的信誉之德。

“裴使君今亦颇思东海武王乎?”

裴该神采蓦地一肃,朝着北方拱一拱手:“今胡骑纵横于关内,天子困顿于长安,频频下诏,命天下兵马咸往勤王,却不知王公为何毫无行动?该虽无谋无勇,所据也止三四郡国罢了,所部尚不敷万,但既为人臣,必当为君王效死,方不负先父之忠名。是以率师西进,欲与祖豫州合兵,直向虢洛,以援长安。惜乎豫州才经苦战,无再战之力,我无法之下,只得临时东归——途中前去宛城,欲向第五盛长咨询关中情势,谁想他竟然听信流贼所言,欲挟制我,被迫乃一鼓而荡平之……”

倘若裴该直言“琅琊王氏”,钱凤必定反诘,说裴使君此言不当啊,王氏本无野心,怎能类比为龙呢?三王而据三州,不过是偶尔偶合罢了。但现在裴该却说“琅琊王家”,倘若本意就是指的司马睿呢?钱凤如果曲解了,加以回嘴,那难道“此地无银三百两”?而若他认同裴该所言,裴该却实际是指“琅琊王氏”呢?

退返来讲,在这个年代,王敦反形未彰,即便反心也还不重,主如果想扩大和安定小我、家属的权势,但他轻视琅琊,感念东海之心,早就已经构成了。与王导尽力帮手司马睿分歧,王敦是想让江左诸王并峙,则其家属才便于从中取利——晋愍帝还在长安,临时提不到继位称帝之事,那就没需求光树个名义上的一号人物嘛。

在本来的汗青上,王敦第二次谋逆之时,钱凤等人曾经问他:“事克之日,天子云何?”天子就是指的晋明帝司马绍。王敦当即答复说:“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便尽卿兵势,庇护东海王及裴妃罢了。”仿佛颇想废掉明帝,而以东海王司马冲担当帝位。

当时王衍把兄弟王澄安排在荆州,把从弟中名位最高的王敦安排在扬州,想要“狡兔三窟”。当然终究做定夺的还得是司马越,潘滔就劝司马越说:“今树处仲于江外,使其肆豪强之心,是见贼也。”但是司马越顶住朝中的诸般压力,还是让王敦担负了扬州刺史。为此王敦是很感念司马越的,感觉本身这份基业,实受司马越所赐。

裴该心说我晓得啊,姑母给我的信里也多次提起过,琅琊王氏中,就只要王敦对她的态度最朴拙,不但仅是敬其名位,对付似的阿谀罢了。哦,本来王敦派钱凤你来,就是要说这事儿,倒是被我给猜中了……

关头是裴该提到了一个很轻易激发歧义的词汇——“琅琊王家”。他若说“琅琊王”、“琅琊王府”,那当然是指的司马睿,司马睿坐镇建康,身为陕东多数督,说他如蟠龙卧于江上,于理甚合。但说“琅琊王家”,却轻易被了解为“琅琊王氏”,现在王导在扬、王敦在江、王廙在荆,首尾照应,也可说全占江南,但便不当以“蟠龙”作比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