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来了[第2页/共3页]
“末将翘首以盼。”高大山心想,你向熊文灿禀明,扣我军饷的不就是你巡按大人吗?还在我面前装腔作势装好人。
孙可望的两百名马队保护摆列在襄江北岸,统统的人都骑在顿时不动。
“多谢大人种植!”
“天机不成泄漏。”王又天小声道。
大船泊岸以后,传事官又出来道:“只须高将军一人上船!”
二人在坐定酬酢以后,林铭球道:“本府此次来谷城,是特地要同将军一晤。我看将军的部下军容整齐,甚是威武,不知麾下现有多少兵将?”
“湖广巡按御史林铭球到了谷城地界,要来见高将军。”张大经孔殷道。
周文江站在划子头上向林御史的座船行了军礼,大声禀报:“谷城驻军主将高大山在岸上恭迎!”
“我也不知。”
“好八字!好八字!”瞎子奥秘地小声叫着说道,“我半生江湖,萍踪遍于海内,向来没见太高将军如许好的八字!”
林铭球道:“三万人马不是一个小数量,将军如真能为朝廷效力,将来定能建不世功业,名看重史。”
周文江转过身来批示划子转头,引领船队泊岸。
高大山只是预判李自成会来谷城找他,归正李自成来与不来他都要举起再反,共同李自成的军事行动,这一点是毫不摆荡的。如果李自成不能够东山复兴,就凭高大山这一支义兵是很难翻盘的,贰心知肚明。
高大山看过信以后,晓得李自成很快就会来谷城找他,他不动色声,收好李自成的来信,便和张大经一起出了谷城东门,从神仙渡浮桥过了汉水,顺着汉水北岸通襄樊的大道向东走了一个多时候,赶到了离谷城五十里的半扎店。
高大山叫来孙可望,令他点齐人马,筹办出城驱逐林铭球,这时,田芳送来一封李自成的信,高大山没想到李自成这么早就找上门来了,他拆开信来看:
“我是驰名的王铁口,向来不随便阿谀人。”王又天拈须笑道。
就在高大山等候李自成上门的时候,一个叫王又天的算命瞎子来到了虎帐,这个王又天是张大经的门客,经张大经举荐来见高大山。
林铭球的船队垂垂近了,一共七艘大船。最大的一艘船居中,船头上站着几个头戴折角幞头、身穿圆领丝罗长袍的亲信幕僚。船舱门外摆着“躲避”“寂静”的虎头牌和各种仪仗,另有一对很大的官衔纱灯笼。
此时一个老仆轻脚轻手地出去,换上热茶,林铭球端起茶杯表示高大山喝茶。
高大山内心说,麻痹,气度不小!
峻山老弟:尊体安康,盖闻辅世之德,笃于忠贞,长民之风,高于仁让。天道乾健,艺精独一,在德则刚,制行动纯。今闻弟堕敌奸计,倒持太阿,受人所制。倦守谷城,诚非初志。想当初转战各省,叱咤风云,乃十三家之袍首,豪杰者之雄,谁不为之叹服,谁不为之歌颂。今倦守谷城,兵无斗志,天无常经,国无常法,民无定之,官无定制,丹素不终朝,功罪不盈月。崇祯昏庸,黩乱朝野,赃官贪吏,化公为私。弟之初志何伸,是否以槽枥余毕生?自成鄙人,向以奉崇大义,观点民生,谨托我黄祖威灵,恭行天罚,取宣兹义辞,告我众士,招我同德。今弟若能于谷城重振义旗,则自成不为孤军矣。共振昔日之威,明众共之义。历数崇祯之罪,渲其**,除其元恶,共创仁义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