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来了[第1页/共3页]
刚进城,徐以显就迎上来,在他的耳边咕哝一句:“李自成来了。”
三百水军的几十只大、小战船停靠在两岸,每只船桅上都有一面红旗招展,船头船尾上站立着全部披挂的将士,军容非常严整。
大船上有一个穿长袍的传事官转禀舱中,半晌,传事官出来对周文江道:“按台大人已晓得,请前头带路!”
周文江转过身来批示划子转头,引领船队泊岸。
高大山十一月份才获知李自成在潼关南原遭受洪承畴、孙传庭埋伏的动静,他当然晓得李自成不会亡,史乘上有记录,李自成在潼关南原大战几近全军淹没,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商洛山。
峻山老弟:尊体安康,盖闻辅世之德,笃于忠贞,长民之风,高于仁让。天道乾健,艺精独一,在德则刚,制行动纯。今闻弟堕敌奸计,倒持太阿,受人所制。倦守谷城,诚非初志。想当初转战各省,叱咤风云,乃十三家之袍首,豪杰者之雄,谁不为之叹服,谁不为之歌颂。今倦守谷城,兵无斗志,天无常经,国无常法,民无定之,官无定制,丹素不终朝,功罪不盈月。崇祯昏庸,黩乱朝野,赃官贪吏,化公为私。弟之初志何伸,是否以槽枥余毕生?自成鄙人,向以奉崇大义,观点民生,谨托我黄祖威灵,恭行天罚,取宣兹义辞,告我众士,招我同德。今弟若能于谷城重振义旗,则自成不为孤军矣。共振昔日之威,明众共之义。历数崇祯之罪,渲其**,除其元恶,共创仁义之天下。
二人在坐定酬酢以后,林铭球道:“本府此次来谷城,是特地要同将军一晤。我看将军的部下军容整齐,甚是威武,不知麾下现有多少兵将?”
大船泊岸以后,传事官又出来道:“只须高将军一人上船!”
高大山问:“监军大人有何贵干?”
“好八字!好八字!”瞎子奥秘地小声叫着说道,“我半生江湖,萍踪遍于海内,向来没见太高将军如许好的八字!”
高大山用心逗他,摆出个丐帮帮主的摸样来:“如何样?我是不是做丐帮帮主的命呀?”
林铭球对劲地点头:“好好好!高将军真能擒住李贼,则不唯将军今后见信于朝廷,且可邀封侯之赏,垂芳名于青史!”
林铭球接着又谈到罗汝才新近受招安和李自成被全数击溃的事。特别谈到后者,他镇静非常,道:“一则赖天子威灵,二则将士用命,陕西流贼已被荡平。塘报上说,此次多亏洪制府批示恰当,秦抚孙伯雅设三伏于潼关南原,李贼奔入伏中,人马自相踩踏,死伤不成胜计。”
说到这里,林铭球抬眼看了一下高大山,然后端起茶杯呷一口:“可惜呀!李贼逃窜了,只十八骑逃入了商洛山中。李贼如果能似将军如许深明大义,早日归顺朝廷,也不至如此结局。”
“我倒是要好好听你道来!”
史乘上记录的双雄会是李自成与张献忠在谷城相会,现在张献忠被高大山所代替,那么,双雄会必然是李自成与本身相会了。
林铭球答道:“既然将军有此诚意,朝廷也不能虐待将军。至于饷银嘛,本府回襄阳后再向制军大人禀明。”
林铭球道:“三万人马不是一个小数量,将军如真能为朝廷效力,将来定能建不世功业,名看重史。”
“怎就贵不成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