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重 生 (续)[第4页/共5页]
未曾想。这一等。就是整整五年。“早还”几近成为“不还”。
国度的力量对小我的影响,在宋、辽两国女人们截然分歧的运气面前,揭示得如此淋漓尽致。
三人不约而同点头,这凶灵的名号,早就在当年被掳北上的十余万故宋遗民中传开,其事迹有如神迹,无人不知。
韦太后与邢秉懿吃了一吓,惶恐回顾――但见会客堂外,一名身着厚袄,年约五旬,两鬓斑白的男人,正双目蕴泪,冲二后悄悄点头。
邢秉懿本能地护住两个女儿,细心看着,只觉眼熟,却一时认不出来。倒是韦太后在皇宫日久,识人颇多,影象深切,看了好一阵,失声叫道:“莫不是……肃王殿下?”
箱匣翻开,金光流泄,满眼熟辉――竟是一锭锭大小如拳,二十两至五十两不等的金锭!
乌陵思谋摇点头,脚步加快,吃紧分开。
洪皓此时才道出请三人至国使馆的企图:“金人将于克日偿还统统故宋掳人,并补偿巨款。二位贤人及王爷身份最尊,请出面安抚之。”
穿过馆内广场,颠末仪门与角门。从正堂中间的侧门,来到二堂右边厢的会客堂。
查抄分“常检”与“安检”两种:
邢秉懿抓过一锭金锭,上面清清楚楚烙印着大宋官藏内帑的印记――这竟是当年宋国君臣,以无数宗姬、嫔妃、宫女、贡女抵价出售给金人,所换得之赔款金银……可悲复好笑的是,终究,女人也好、金银也好、国度也好、祖宗基业也好,一样没跑,尽数落入金人彀中……
韦太后肯首道:“我被遣出之时,府上那位金国副元帅曾亲口证明,的确如此。”
但就在此时,门别传来一个声音,兜头泼了她们一盆凉水:“此次向金国施压,令金人放还太后、渊圣及皇后者,非是建炎天子,而是华王殿下是也!”
常检就是通例查抄,检视宫人打扮是否得体,身材是否有不测状况(疾病或月信)等等;安检自不待言,这些宫人除了金饰以外,那是半点金属都不能带的,一旦搜出犯禁物事,那奖惩可就不是普通的重了。
这苏力嬷嬷,现在就在享用着这一刻的爽感――以一执贱役的宫中下人,竟能找碴折磨一个皇后,那感受,只能用爽歪歪来描述了。
一旁关照的金兵欲禁止,却为洪皓瞋目喝住。
邢秉懿正被这不测环境弄到手足无措,连手臂疼痛都忘了――究竟上,她的手臂被拧处,早就不痛了,而是麻痹了。
韦太后也有多年没见过这位儿媳了,更未想到,两个当日咿呀学语的孙女,竟已长成七八岁。
邢秉懿眼泪大滴大滴滚落,恍惚了视野,恍惚了周遭风景。她只将双手紧紧抓住两个女儿的小手,望定火线那恍惚的人影,紧紧跟从,脚步越走越快,再未回顾……
邢秉懿欢乐得声音发颤:“这么说,是曹勋胜利逃回南朝,官家向金人讨还我等……”
邢秉懿则摘下一只平经常常戴的金耳环拜托给曹勋道:“到时传语大王。愿早如此环,才会得以相见。如果见到我的父亲,奉告他我还好。”环者,“早还”也!
“北伐了?北伐了!本来如此,本来如此……”肃王冲动得浑身颤抖,涕泪沾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