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小人物撬动大历史[第5页/共5页]
昨夜,借居于大相国寺的宗颖寓所,有客来访,一番密谈后。宗颖彻夜难眠,次日一早就来到留守府,也看到了先前太门生与市民堆积的场面。杜充一番言辞,对贫乏政治脑筋的太门生,以及仅凭流言就登门问罪的市民,还是颇具压服力的,但这一套对宗颖,却不好使。莫说宗颖对杜充此人体味甚深,光是谍报的来源精确,就绝非市道上的流言可比。
宗颖单身前来,却比先前府外那数百人群更难对付,因为市民不明本相,会因流言而来,也会因慌言而散。宗颖倒是分歧,他有实在谍报来源,已证明所谓的“谎言”,实有其事。
嗯嗯,宗通判也在阐扬的影响力了……右军两名统制,既不敢获咎上官,又不敢不给宗颖面子,干脆借口练习,一避了之。
这犹不算,偏在此时,又有家兵来报,他们赶到永林坊百福米行,却被告之,那邓账房已辞工。再一清查,此人竟已躲藏到大相国寺内,与宗通判毗邻而居……
杜充决定向郭仲荀乞援,这位副留守手上另有7、八百人,固然不是精兵(其精兵在汴河之战时,被狄烈毁灭殆尽),辅兵杂役甚多,但挖堤决河,又不是兵戈,是兵是民都无所谓。有人就成。
剪去灯灰,挑起灯芯,噗!灯花轻爆,照在邓召蓦地发楞的脸上。那绽放的灯花,仿佛一下照亮了他的心房,这一刹时,他有了明悟。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小人物撬动大汗青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