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第2页/共4页]
张弘范笑笑,目光朝墙上的长剑瞟了一瞟,暴露不耐烦的神采。
终究整盏药都灌了下去。张珪放下药盏,长出了一口气,笑道:“这才是好爹爹呢。你看,天都亮啦。今儿气候好,我让人扶你出去晒晒太阳。”
他的声音俄然变了,叫道:“父亲!父亲!!”
奉书想到二叔曾对本身说,张弘范几次上奏天子,要求留父亲性命。看来竟是真的。如此说来,父亲能活到现在,竟另有他的一份功绩?
她听到出去了几个小厮,几个丫环,见张弘范昏倒,乱成一团。有人去叫大夫,有人去端热水,另有人给他掐人中、顺心口。随即张珪和他母亲赶了出去。张珪命无关之人都退下,本身拉着张弘范的手,轻声道:“父亲?”
俄而,奉书看到一双靴子走进门来,是个亲兵。他向张珪低声汇报了几句。
那是文天祥手书的《过伶仃洋》。她记得听二叔说过,崖山海战之前,张弘范和李恒让父亲写信招降张世杰,收到的倒是这一首诗。那么这诗的原件天然在张弘范手里。
“李恒是不是叮嘱过,这药不能沾半点荤腥?张大人,请你看好了,这药里混着江南后代血,你吃不得了。”
张珪打趣地笑道:“好好,我派人再去搜,搜一个闯过了重重保卫的女孩子。”将那亲兵打发了出去,又道:“等我抓住了小女孩,带给你看,如何?现在请父亲乖乖的歇息罢。”
奉书听到银勺和药盏相碰的叮当声,差点叫出声来,赶紧用力咬住嘴唇。
那是张弘范闻知博罗有要杀文天祥之意,赶紧上书要求忽必烈,“天祥忠于所事,愿释勿杀”。只不过笔迹软弱有力,笔划时粗时细,仿佛是他挣扎着在病榻上写的。奏折上面有忽必烈的批复,倒是劝张弘范好好养病。
张弘范的呼吸声垂垂较着了起来,咳喘了半晌,涩着声音,说:“快……有贼……”
张珪应了一声,命一个丫环将熬煮在炉子上的药罐取下来,盛了一盏,亲手端了。张夫人将丈夫半扶起来。
忽必烈嘉奖张弘范的灭宋大功,满足了他统统封赏部下的要求,号令他回多数朝觐,并且还特地提到了文天祥。那朱笔写道,“谁家无忠臣”,“文丞相是好人也”,“且令好好与茶饭者”,命张弘范将文天祥带回多数,前来一同拜见。
张弘范声音俄然清楚起来,“不,别杀……活捉……”
张弘范没有回应。
她略略一扫,只见有很多风花雪月、赠友抒怀之辞,文采倒也斐然。另有些刺目标诗句杂在此中。甚么“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甚么“弓扣月,剑磨霜,征鞍遥日下襄阳”,甚么“胸中凛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甚么“清算乾坤事了,返来虎拜龙庭”。
她扬了扬手中的两份奏折,哽咽道:“我不杀你。”
奉书小声道:“但是我若放过你,千百万江南后代须放我不过。我们无妨打一个赌,看天意究竟准不准你活命。”径直走到火炉边上,指着那药罐道:“这道起死复生的药方,本不是甚么李恒的家传秘方,而是他用卑鄙手腕强夺而来的。他没资格送给你,你也没资格用。张大人,你既然自认问心无愧,那这药也不消吃了,看你的一片赤胆忠心能不能保你百毒不侵、长命百岁。”说毕,伸手就要将那药罐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