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当敌无畏[第1页/共4页]
“殿下,”谭伯望着正由婢女打理一身锦衣华服的君意沈,眉英目朗,雍容盘桓,不由满面欣喜。散开下人,他慎重递上狐裘,抬高声音道,“宫中动静,徐公公已得陛下密诏,能够便是彻夜要宣的……传位圣旨。”
姚易一愣,一旁的汾州府军校尉答道:“在半月后。”官良玉沉吟半晌,笑而不语。徐秦不解道:“莫非将军筹算水攻?”
“‘城不浸者三版’。昔战国时知、韩、魏三家联军围攻赵襄子,引水灌晋阳,却未能攻破。现在愿借龙城之威,战得首捷。”郭临缓缓抬眼,目炬狡光,凌但是笑,“此次北攻突厥,吾等将有三场硬仗要打。这其一,便是水淹突厥前锋,恪守我大齐并州防地。”
他四下张望一番,收伞利落地接过玉锵躲入假山后。
旗手接令相传,直至五里之遥。立守围堰的梁仪、姚易见令,当即扬催促马,身后数十骑随之驭马嘶鸣驰骋。马尾后的麻绳系着堰基中一袋草土,飞速撤离。不出十秒,围堰土崩泥解,河水倾流而下。
他一步一步踩开雪,于昏黄的甬道愣住了脚步。劈面一个素衣褐袄的少年,正顶着满头浑身的雪花,悄悄地谛视着他。
医帐内,郭临坐在军医身边的小凳子上,望着梁仪失却两只脚指的脚,在军医的手中上药包扎。
萧贵妃坐在皇上身侧,端倪慈柔地望了眼本身的儿子,目光落在正取出圣旨的徐公公身上,静待那一声宣旨。
宁武关一战,突厥与大齐攻守互易。郭临率军直追朔州城下,与从东行进的罗骞麾下三万人马汇合。
“那另有更奇的,”官良玉笑了笑,瞟了郭临一眼,“他说大齐拒婚丢了他的颜面,为报得此仇,才发兵十万南下。”
汾水河边,夜帐烛灯如豆,蜒曲战图上,城池危严,一触即发。
“没有,西面两殿都找了,连床底都翻了,还是没找着小少爷。”宫婢的声音急得似要哭出来,“如何办,误了陛下宣旨的时候,我们岂不是都要被降罪?”
郭临抬手接过,耳边听着官良玉续道:“这苏德三王子,本也轮不上他即位。可他两位兄长,一个迁徙途中赶上戈壁风暴,整军埋在黄沙中,连骸骨都找不到。另一个死于回纥女奴的下毒……因而,在这些‘古怪’的怪过后,便唯有苏德可承此汗位。”
“嗯,出宫后,你秦叔叔和秋姨会和你一道出城。”他拍拍他的肩膀,“到来岁草长莺飞,师父和爹爹便去找你汇合。”
谭伯一怔,舒了口气,笑道:“殿下放心,郭将军都成了朔方百姓心中的黑甲战神……死于她手的突厥马队不下数万,据闻突厥境内,更是闻黑甲而逃。现在她深切阴山缉捕苏德,一旦攻成班师,这个战绩,将名列青史。加上楚世子卸官重回琼关疆场,两厢军威同涨,介时朝中也再无一人,能撼动她半分。”
陈聿修一起绕开保护,行到潇湘宫前。倏忽瞥见殿内宫婢狼藉,四下驰驱。他长眉一凝,在人靠近前,悄无声气躲到柱旁。
殿檐的雪落了厚厚一层,衬着屋下灯火,敞亮灼眼。一个长衫身影披着厚厚的锦氅,举着一把油纸伞,弯过宫墙。
他们走出军帐,先见到了五花大绑的苏德。脚上皮靴已除,暴露的脚丫似在雪水中泡过,生硬发红。
草长莺飞的日子,终究触手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