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万年太久[第5页/共7页]
见了太傅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两个亲信,朱允炆便取出卓敬的奏疏,说道:“两位先生,现有户部侍郎卓敬,建言削藩,并提出了对策,朕心下非常踌躇,不知两位先生觉得如何?”
他掸掸衣袍,重新坐下,呼呼地喘了几口大气,这才说道:“众爱卿,请持续讲。”
朱允炆听了,便浅笑道:“传他们出去!”
齐泰只想直截了当削藩胜利,而黄子澄考虑的却多,他是既想削藩,又想削得理直气壮,不损皇上清誉,往好里说,这叫十全十美,鱼与熊掌兼得,往坏里说,这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了。
※※※※※※※※※※※※※※※※※※※※※※※※※※※※
几位江浙籍官员围着朱允炆,先恭维吹嘘了一番建文称帝后的新政如何气象一新,如同甘露,普天下臣民如何欢乐鼓励的屁话,说得朱允炆眉开眼笑,真当本身是人间圣君了,这话题便绕到了江南税赋上面。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小付子吓得魂飞魄散,门外冲进两个军人,不由分辩便把他拖出去了。
想了想,他又不放心肠叮嘱道:“见了皇上,有问便答,诚心恭训一些也就就是了,无需过分惶恐,皇上这是要用你做事,这也是我锦衣卫崛起之始,你尽管好好做。”
另一小我便道:“一个小内侍随口一句话,或者罪不致死,但皇上能是以根绝内宦干政,制止阉宦流毒,这杀一儆百,倒是于我大明江山社稷大为无益的。”
他顿了顿,见建文帝凝神聆听,微微点头,明显很附和出师驰名之言,心中大定,便循着这个思路持续说道:“削藩之事,稳妥至要。先除诸王,便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一旦诸藩昂首,燕王再强,不也是孤掌难鸣么!到当时,皇上只稍作表示,燕王怕就要主动要求削藩了,若他真敢造反,也正如黄大人所言,徒遗把柄于朝廷,能搅起甚么风波呢?”
朱允炆大喜,不料一问起详细的削藩之策,两个亲信倒是各执己见,并不不异。
“杨旭?”
夏浔与罗克敌走到谨身殿外时,恰瞥见两个侍卫一个提着足踝,一个揪着头发,漫不在乎地提着一具血肉恍惚的尸身走出来,那具肥胖的尸身软绵绵的,一张扭曲惨白的面孔向外侧垂着,夏浔扫了一眼,突地身子一震,蓦地站住脚步,失声道:“小付子!两位兄弟,这……这是如何回事?”
齐泰蹙了蹙眉道:“但是锦衣卫……,这群凶鹰恶犬,一旦起用,不免……,我还传闻,派去主持其事的人,就是阿谁用计害了你的门生,在朝中大大摧辱了你一番的阿谁杨旭?”
黄子澄胸有成竹隧道:“现在诸藩已乖乖交出兵权,可他们坐镇藩国,仍然势大,现在朝廷强大,天然无虞,如果有朝一日朝廷衰弱,焉知诸藩不起异心?由东调到西,由南调到北,不过是权宜之计,要想一劳永逸,对诸藩便当一削到底,没了王爵之身,便没了造反的本钱。”
朱允炆盖棺论定,众官员赶紧又是一番恭维歌颂,目标已达,这才依礼退下,随后一个内侍战战兢兢禀报:“皇上,罗克敌、杨旭在殿外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