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东吴 吴少帝孙亮[第1页/共3页]
原该是万无一失的。全尚带着两百死士扮作粮商,阿鲁在孙綝坐骑的鞍鞯里藏了毒针。可当我在承光殿扑灭信号香时,闻到的倒是沉香味——和孙綝熏衣的香料一模一样。厥后才知,全尚最宠的三姨娘,原是孙綝乳母的侄孙女。这个奥妙像条毒蛇,在最后时候咬断了统统绳索。
会稽王府的囚笼生涯,是被海风腌透的咸苦。掉漆的朱门关不住潮气,铜门环上的蛛网粘着死蛾子。看管的老卒爱喝黄酒,有回醉醺醺提及孙策攻庐江:"城破时百姓的哭声比潮响,护城河漂满红灯笼似的尸身。"他浑浊的眸子映着烛火,让我想起诸葛恪最后一次出征前,在校场扑灭的百里连营。那夜火光染红建业半边天,老太傅的白须在风里飘得像招魂幡,可他毕竟没能跨太长江。
即位大典那日,冕旒的玉藻坠得脖颈生疼。十二串白玉珠在面前闲逛,把阶下膜拜的文武分裂成碎片。孙峻伸手扶我上龙椅,指甲用心掐进腕子:"陛下把稳脚下。"我低头瞥见他手背暴起的青筋,俄然想起客岁秋猎时,父皇射中的那头麋鹿脖颈上突突跳动的血管。
那夜的马蹄声混着惨叫,像蜀锦被生生扯开。全皇后拽我进密道时,翡翠镯子碎在龙纹砖上,绿莹莹的碴子扎进她腕子。孙綝的靴声踏过甚顶青砖,"掘地三尺"的吼声震落梁上积灰,落在她发间像大婚那夜洒的金粉。我们在暗道蜷到五更天,闻声铁链拖过石板的刺耳声响——厥后老黄门说,阿鲁的尸身在城楼挂了三天,鲜卑人的卷发被乌鸦啄成乱草,脸上的狼头纹只剩血糊糊的眼窝。
垂死那夜,宫人抬的步辇垂着明黄帷幔。抬轿的小寺人眼窝发青——是当年试毒溺毙的阿谁。颠末朱雀门时,全尚在城楼舞剑,断耳处长出珊瑚似的肉芽。城门将闭的顷刻,梧桐叶飘进轿来,叶脉间的"当断则断"竟补全了蛀痕。我想抓住却见指尖透明,远处婴啼刺破浓雾——是我的阿皓在哭,还是十五岁那夜射偏的箭啸?
最后两年,奏折都是诸葛太傅念的。老太傅总把《韩非子》夹在《论语》封皮里,有回讲到"术不欲见",外头俄然砸下鸽子蛋大的冰雹。他趁机靠近我耳边:"陛下可知,这雹子落在百姓田里是灾,落在宫苑就成了景?"说话时髯毛上的冰碴簌簌往下掉,在青玉案上化成一滩水渍。那年开春他力主北伐,我从私库拨了二十斛南海珍珠放逐饷。珍珠送出去那晚,孙峻在值房喝了整夜的酒,摔碎的玉杯划破守夜小寺人的脸,血点子溅到先帝御笔的"忠孝"匾额上。
御马监的鲜卑仆从阿鲁成了我的暗桩。他右脸的靛青狼头纹会随肌肉跳动,驯马时总哼着塞外小调。腊月里塞外进贡十匹大宛马,孙綝挑了最结实的那匹,却在跨鞍时被掀翻在地。当夜我在马厩找到阿鲁,他正往草料里拌苦艾:"牲口比人灵性,闻得出谁揣着刀子。"月光把他脸上的狼牙印在我袍角,像道祛不掉的谩骂。自那今后,我常借巡查马场与他密谈。有次他塞给我块刻着狼图腾的骨牌:"草原上说,被狼盯上的人,得比狼更早暴露獠牙。"
我至今仍记得建兴元年腊月里那股刺鼻的漆味。父皇的梓宫停在太极殿,十岁的我跪在织金蒲团上,膝头被新绣的十二章纹硌得发麻。孙峻立在丹墀左边,绛纱朝服下摆沾着未干的朱漆,混着他身上长年不散的药草味,在香烛烟气里变成股古怪的酸腐气。礼官拖长调子喊"太子即天子位"时,檐角的鎏金铃俄然发了疯似的乱响,厥后才知是起了阵妖风——就像我这平生,向来都由不得本身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