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汉成帝刘骜[第1页/共3页]
昨夜飞燕来喂药,她现在丰腴得撑不起当年的留仙裙。"陛下可还记得太液池画舫?"她俄然掐我人中,"那日妾在您酒里下了半钱砒霜。"我咧嘴想笑,喉头涌上的血沫子倒染红了她的鸳鸯诃子。
鸿嘉二年的槐月,东郡来的急报染着河泥的腥气。我站在宣室殿的沙盘前,看着御史大夫用朱笔勾画出新崩的堤坝。王凤的侄子说要征十万民夫,大司农却说国库连赈灾的粟米都凑不齐。
冠礼那日,我踩着朱红漆器登上明堂。九旒冕前的玉藻晃得人目炫,俄然想起客岁秋猎时射中的白鹿。那畜存亡前也是这般瞪着眼睛,湿漉漉的眸子里映着未央宫的飞檐。
喉咙里出现的血腥气让我想起三十年前阿谁雨夜。父皇撑着病体把我叫到榻前,瘦得能瞥见青筋的手攥着玉圭:"骜儿,你记着,做天子最要紧的是别让人晓得你在想甚么。"
直到那天在兰林殿撞见她和乐工私会。她没戴花钿,素净的脸比月光还惨白:"陛下想要的不过是面镜子,妾身实在照不动了。"她饮下毒酒时,腕间的翡翠镯子磕在玉阶上,碎成了宣帝赐给我祖父的夜光杯。
厥后我才晓得,这姐妹俩原是阳阿公主府上的舞姬。飞燕说她们故乡在河间,十二岁那年黄河决堤,爹娘的尸首卡在决口的槐木桩上,泡得比未央宫墙角的苔藓还绿。那天我在兰林殿看她跳盘鼓励,二十八个鎏金铜盘映着烛火,她踏着《縆弦》的调子旋身时,我俄然想起许娥咽气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陛下可知妾为何总在鬓边簪茉莉?"
"殿下该换衣了。"张禹的声音总让我想起太液池的蛙鸣。这个老头子教了我十五年《论语》,却始终不明白我为何总在"克己复礼"那章画王八。
今晨我强撑着去太庙,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烟雾里晃成重影。高祖的剑匣俄然坠地,暴露里头生锈的青铜匕首——竟与合德当年别在腰间的一模一样。我瘫坐在刘邦牌位前,俄然闻声儿时在槐里巷常闻的磨镜声。
前日王莽献来西域佛经,帛书上的金粉沾得我满手腥甜。他说洛阳白马寺的菩萨能渡苦厄,我却盯着他新蓄的髯毛发怔——这模样活脱脱是三十年前在石渠阁撞见的父皇。
那夜飘着细雪,我数着宫砖上的裂缝,俄然明白祖父说的"大统"不过是块烫手的烙铁。就像十岁生辰时父皇赏的西域火狐裘,看着光鲜,实则扎得人浑身发痒。
可五岁那年,我在石渠阁撞见父皇搂着李夫人亲热。他惶恐失措地打翻酒盏,绛红色的葡萄酒顺着青玉案流到我新做的锦靴上。厥后母后罚我跪在宣室殿前背《洪范》,说我不该冲撞天子。
阳朔元年的雨水格外稠,未央宫南墙生了半人高的霉斑。王莽捧着《周礼》来存候时,我正盯着铜镜里新冒的白发入迷。这孩子不过二十出头,粗麻衣领磨得发亮,偏生腰间悬着块和田玉珏——那是我客岁赐给王凤的寿礼。
子时的更漏响起时,我摸到枕下的玉圭。父皇临终前塞给我的那枚,边沿早被摩挲得发亮。合德在屏风后与侍卫调笑,我俄然把玉圭狠狠砸向铜雀灯。飞溅的灯油扑灭了帷幔,在冲天火光里,我仿佛瞥见十九岁那年的本身正站在白虎殿前,手中圣旨上的墨迹未干,一滴血刚巧落在"废后"的"废"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