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 第11章 后汉 隐帝刘承佑

第11章 后汉 隐帝刘承佑[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岁那年,父亲在晋阳称帝。我躲在屏风背面看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母亲的翟衣压得她直不起腰。即位大典上,父亲让我捧着传国玉玺,那玉沁凉,压得我胳膊直颤抖。礼成后郭威摸着我的头笑:"小殿下这力量,将来怕是拉不开两石弓。"他手掌的老茧刮得我脸生疼。

逃到封丘驿已是后半夜。驿站的老吏举着油灯打量我破裂的衮服,俄然跪下来喊万岁,膝盖压碎了檐下结的冰凌子。郭允明带人闯出去时,我正嚼着喂马的豆饼——太庙祭祖那日,这主子还给我捧过鹿修盘。

我瘫在岸边咳出冰碴子时,那牲口用金喙梳了梳我额发,俄然振翅冲向追兵的火把阵。翎毛烧焦的气味混着皮肉香飘过来,像极了当年父亲在营帐烤的沙鸡。郭允明的马蹄声逼近时,我抓起块带冰凌的石头,上面映出本身支离破裂的脸——这哪是二十岁的天子,清楚是父亲灵前烧化的纸人。

那日我跪在汴京郊野的官道上,黄沙扑簌簌往嘴里钻,郭威的兵马踏着鼓点从面前碾过。马蹄扬起的灰尘里,我俄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太原城头,父亲教我射箭时飘落的雪花。

"婆婆,南门往哪走?"我攥着最后半块兵符起家,却见她从陶罐里取出块黢黑的铁牌——上面"河东刘"三个字,清楚是父亲亲兵的铭牌!白叟舀了瓢井水浇在我发烫的额头上:"小郎君,刘节度使的恩典,老身拿七个儿子的命还过了。"

最后的时候来得比我料想温馨。官道旁的槐树枝桠刺破苍穹,几只寒鸦惊飞时,我数清了郭威军旗上的二十八道牙边——正对应他安定过的二十八镇节度使。郭允明的陌刀劈下来时,我俄然看清刀刃上錾的小字:"承佑百日庆,父赐"。

开蒙先生是父亲从洛阳掳来的老翰林。青瓷砚台里盛着契丹人血,狼毫笔杆刻着"天福五年破幽州"。先生教我念"六合玄黄",窗外总传来士卒练习的呼喝。有次我偷溜去马厩,正撞见父亲在鞭挞逃兵,血点子溅在雪地上像朱砂梅。他回身瞥见我,沾血的马鞭指了指校场西头:"去,绕着箭垛跑二十圈。"

我开端在史弘肇的军报上画朱批。第一道是调郭从义去同州屯田,墨迹未干就被史将军摔在丹墀下:"黄口小儿也敢动禁军?"碎瓷片划破我指尖,血珠子滴在青玉镇纸上,像极了父亲咽气那晚吐在圣旨上的血痰。

"陛下,过了酸枣门就能出海。"聂文进划桨的手在抖,他左耳缺了半片,是当年替我试毒被刺客削的。船过水门时俄然降闸,郭威的海军从芦苇丛里杀出,火箭把冰面照得如同白天。聂文进把我推动冰洞穴前,往我嘴里塞了颗蜡丸:"高祖托梦说..."

"少帅上马!"他们把我抛上战马时,我摸到鞍鞯上干枯的血痂。这匹黄骠马,是父亲安定邠州时从杨崇本手里夺的。八百人迎着伏弩往玄化门冲,箭雨掠过耳畔的声音,像极了幼时在晋阳宫摔碎的那串珊瑚珠。

往北疾走三十里,遇见了逃出来的茶酒使孟业。他怀里揣着半块玉玦,说是母亲从凤冠上掰下来的。我们缩在烧毁的砖窑里烤火,他俄然盯着我笑:"官家可还记得?去岁上元节,您赏我的醒酒冰雕成了血疙瘩。"我这才发明他背上插着半截箭杆,血把砖缝里的陈年苔藓都泡发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