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白云书[第2页/共3页]
“公羊先生便在此处传道解惑。”卫书指着水潭对岸几间茅草屋道。
卫书号召苏幕遮坐在上,先前坐在一旁须洁白的老叟施礼道:“老朽顾念安见过王爷。”
苏幕遮递给他一杯茶,道:“莫太担忧,必定是吃坏肚子引发的腹痛、热,半夏师兄医术高,定会手到病除的。”
“罪恶,罪恶。”苏幕遮道:“本日必然要去拜访公羊先生。”
想来她便是辅国将军遗孀白云书了。
卫书接过茶盏,道:“兄长只留下这一女,家里奉为掌上明珠,是以一病倒让我慌了手脚,劳烦王爷了。”
夫人青丝垂肩,玉簪斜插,绾着倭堕髻,一双凤眼媚意天成,却又凛然生威,气质本来秀雅,此时却被怠倦担忧覆盖了。
直到船娘摇橹驶过好久,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调调儿,还是还在耳边响着。
苏幕遮引着漱玉,在苏皂白等人保护下,与卫书在王府门前的船埠登船,穿过清溪桥,在东岸清心堂接上薏米,半夏师兄妹。
苏幕遮正色道:“你放心,辅国将军为国战死,吾毫不会让他的先人呈现闪失的。”
“如何?”见半夏与小师妹筹议结束,卫书忐忑的问。
略微打量一下她,苏幕遮转头问半夏,道:“如何?”
说话间,船穿过一座拱形的石桥。石桥连着翠绿的竹林与远处的郊野。石桥后有一座船埠,船埠中间有渔夫正在船上生火烧饭,在他背后远处,模糊有江南村落的表面。
在一条岔道上,苏幕遮与先前见过的豪门仕子不期而遇。他们拱拱手,表示苏幕遮先行,而后跟在身后,猎奇打量着苏幕遮等人。
半夏、薏米师兄妹深得谷内阿伯真传,在歧黄之术上乃药王谷重生代佼佼者。他们二者间,小师姐薏米医术最高,但一向身居谷内,经历短浅,远没有师哥半夏经历丰富。
河水西岸,不时遇见一些豪门仕子,他们春秋不一,大的有三十出头,小的估计也就十二三岁。头戴巾帻,穿戴洗的白的长袍,背着书箧,三五成群地沿着河堤与船并进,或谈笑,或比划着甚么,估摸着是要赶往某个书院。
在桨声汩――汩声中,船闲逛过清溪,在秦淮河中向东穿行。
虽已有筹办,白云书还是身材微晃,先写昏畴昔,幸亏中间侍女扶住了她。
“阿呦。”苏幕遮一拍额头,道:“公羊先生开设书塾之日,还派弟子特地到府上奉告于我。只是我当时诈病,忙着让守着水路、6路的北府军排摸进入都城的粮食,是以推让了。本想哀鸿事一了,便要登门拜访告罪的,不想又被俗务缠身了。”
知来者是药王谷的郎中,老夫人眼神中又冒出希冀的目光,忙不迭地应了,带着薏米、半夏俩人进里院了。
但半夏一句话却又将他们沉底的心捞了上来:“现在能治此病者,唯有一人!”
见苏幕遮等人出去,老夫人起来向苏幕遮施礼,被他止住了:“救人要紧,夫人先领他们两个出来诊断吧。”
船在船埠上泊岸,卫书领着苏幕遮等人沿着一条临着小溪的羊肠小道进入了竹林。
卫书见苏幕遮猎奇打量这些豪门仕子,道:“前些日子忙哀鸿之事,王爷估摸忘了,公羊子高先生在城外结草堂开设书塾,不分贵贱,有教无类,广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