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捡漏2 > 第12章 子冈款

第12章 子冈款[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应当没错了。”黄永三慎重的点头。

见到老成慎重的董德昌如此的失态,于飞惊奇的问道:“董叔,到底如何了?甚么缸子?”之前于飞一向称呼董德昌老爷子,但是黄永三比董还要老,这个老爷子的称呼就分歧适了,于飞才改口称呼其为董叔。

董德昌笑着说道:“黄老呀,此次的宝贝可不是我的,而是这位于飞小朋友的。”

“黄老,您如许不是折我们的寿吗?”董德昌说。

黄永三穿戴一身红色的绸缎太极服,双目有神,那精力头乃至不比六十多岁的董德昌差。更让于飞骇怪的是,黄永三的手并不是他之前设想的因为长年雕镂而显得粗糙,恰好相反,他的手白净、和婉,看着就感觉工致。

好轻易,黄永三才转到正题,他将手中的执莲孺子的圆雕递给董德昌。

见到二人出去,黄永三长出了一口气,站起家对着二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下可把董德昌吓了一大跳。

“天呀,我到底看到了甚么?子冈款呀!真的是子冈款啊!”董德昌冲动的手都颤抖了。这让于飞担忧他会一不谨慎把执莲孺子摔到地上。

见董德昌不住的赞叹,黄永三又提示道:“你细心看看孺子的右耳后。”

相传明穆宗朱载垕闻知陆子冈技艺高深,用心给他出了个困难,要求他在一枚小小的玉扳指上雕百骏图。弹丸之地,十骏尚显拥堵,何况百骏!而陆子冈最后却用戋戋三匹骏马,缔造了百骏入城的恢弘气势、万马奔腾的浩浩气象:在重峦叠嶂的远景下,一匹马已驰骋入城,一匹正向大门奔驰,而最后一匹,则方才在山谷中暴露马头,仅此一笔,就给人以无数马匹藏身山间,呼之欲出的激烈震惊。

黄永三口中的“吴”也就是姑苏,姑苏的玉琢工艺刀法粗暴有力,镂雕却非常邃密,明朝时更是被推为天下之首。宋应星《天工开物》以为“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到明朝中晚期,更是呈现了一批玉琢大师,比如陆子冈、刘谂、贺4、李文甫、王小溪等都是琢制小件的妙手。乾隆年间传播下来的桐荫仕女图也是姑苏工匠的作品。其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此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御识。”可惜的是,到了清宣统期间,姑苏玉器销路日趋减少,渐趋式微。

因为对文轩之前的行动很绝望,董德昌并未带他一同前来,而是让他在古玩市场好好长长见地。

“您是说送子玉观音的低劣确切是成心为之?”董德昌惊奇的问。之前董德昌也有如许的猜想,不过不敢肯定。

“子冈?”董德昌有些不敢信赖的望着黄永三问。

见到董德昌出去,黄永三笑道:“小董呀,又淘到甚么宝贝了?”

“黄老,您先看看这个。”董德昌将盒子翻开,将送子玉观音拿出来递给黄永三。

拿出放大镜细心地再看了一遍以后,黄永三心中便已了然了,以他的经历还是不自发耸然动容!这尊送子玉观音作者的功力恐怕不在他之下,他如此费经心力死力埋没的又将是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呢?

借着聚光灯,董德昌看到执莲孺子还不到小拇指大小,玉质光滑,油润;光芒温和,是上好的和田玉。孺子单手执莲,莲茎绕肩,形象活泼超脱,天真烂漫。刀法邃密纤巧,毫厘毕现,的确是巧夺天工!董德昌看得两眼发直,这个执莲孺子的代价恐怕更在于飞的玉蝉之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