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清寂之所[第1页/共3页]
说话间,一名身披淡粉大氅的长发女子徐行走入寺中,映托着白雪青瓦,那女子挎着竹篓,姿势绰约。仪修见她,连声唤道:“仪容,快来见过仪止施主。”
殿里,青烟环绕,檀香四溢。方丈仪修将盒内所誊写的经籍拿了出来,看着那端清秀丽的笔迹,不由赞道:“仪止施主身为男人,笔迹却娟秀隽逸,恐怕无人能略比一二。”
尚子帮他掖好被角,而后,四下打量着这屋内安排着的药罐箸碗,心下惭愧不已,赶快将那药皿收置好,又往那正燃着的炉中添了几把火。
尚子不去答话,仍然俯身跪于床榻,道:“主子渎职,还望殿下恕罪。”
听罢,尚子感激涕零,见主子满脸困乏,便从速从床榻下来,将他扶于榻上卧下。或因克日实在疲惫,少顷,越逐步浅眠。
再听此话,越复苏了些,赶快扶起那膜拜的尚子,欣喜道:“现下是在山野之间,只要你我两个乡野村夫,何来主子殿下之说?”
“尚子所生的只是闲愁,与冬春骨气无关,与光阴流逝更无干系。”
近些日子以来,于屋内虔心誊写经文的越,发觉出尚子的无聊不安,惶恐孤寂,又见门前所推的柴火快无,便带他去山中捡柴。
越俯身行礼,何如却不知该如何称呼。
如此连续几日,屋外风停雪止。从山中捡柴返来的越立于雪中,打量这覆雪的山墺,远处群山连缀,一眼望不到边,不由动容:这自在安闲的闲野糊口不恰是当初他所神驰的吗?
“把雪水烤化烤干了燃出来的火才会旺,是以等上一阵倒也无妨。”
“方丈已在大殿等待多时,仪止施主,请跟我来。”
在火线柱锄头探路的越听罢,缓声道:“我记得尚子是向来无忧无愁的,如何现下也道出这般愁思之语?”
一月以后,高越将已经抄好的佛经支出盒内,担柴返来的吕尚子见状,心中大喜,赶快扑于案前,看着那收好的佛经问道:“公子现下但是要将这佛经送往华霜寺?”
“她乃本寺独一一名蓄发修行之人,并非正真的削发女尼,仪止施主不必诧异。”见他不解,仪修缓声解释道。
听罢,尚子暴露憨笑,连声道:“白雪堆积,山路难行,公子带上我一起去罢!”
“本来·······如此。”
时至深夜,山墺小屋内的烛火仍然未燃烧。豆大的烛灯下,越静坐于案前,将脑海中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容倾泻于笔下,看着那画上的貌美女人,伏于案前的尚子暗道不好,赶快将一旁研磨好的墨水泼于那未成的画卷之上。
午餐之际,劈面河边村庄里冒出几缕青烟,尚子见之,立于雪中张望很久,方才面露忧色,折身回屋,抱了堆积在门前的柴火,生火做饭。
尚子心下一惊,唯恐心中之思被人发觉,便不再作声。
越听罢,思忖半晌,方才道:“其一,在寒雪日居于房中诵经,可见寺中众位徒弟不畏辛苦,虔诚向佛之心;其二,因不便外出,只能整天以诵经为乐,可见这深山古寺当中,众位徒弟糊口的单调有趣之状。”
言罢,那女子便回身,徐行拜别。越寻着那倩丽的身影,直至消逝,方才回身向方丈问道:“仪容徒弟为何·······”
“尚子,你这是在做何?”
柴分两捆,两人各自背上,便踏着白雪,相跟着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