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待嫁[第1页/共3页]
现在既是有急事,母女俩便乘马车赶回,进府后直奔老夫人住的庆华堂。
事情刚出来时,长辈们没少责备魏攸桐,只说是她行事骄贵失了睿王的心,又闹出投水的事,搅得事恋人尽皆知,真真丢尽了府里的脸。还是魏夫民气疼女儿,怕她闷在府里难受,听她说想赴宴,便带出门来。
“我的野鸡崽子汤!”攸桐眉眼间已堆满了笑,“老远就闻见香味,想来是煨得差未几了。烟波――快去把汤盛过来。另有早上叮咛的鸡髓笋,做好了么?”
她是攸桐的贴身丫环,刚才跟进屋中,将老夫人那通数落经验听得逼真。搁在畴前,女民气机敏感细致,挨了这顿训,必然要偷着哭一场。何况女人对睿王殿下用情极深,传闻要嫁给旁人,断乎不肯。
“这野鸡崽子是夫人托舅老爷寻的,最是补身材,女人多喝两碗。”
甄氏出身不高,嫁进魏家算是攀附,在婆婆跟前也很和顺乖觉。暮年攸桐得文昌帝宠嬖,魏老夫民气肝儿似的带在身边,经常出入高门贵户,祖孙处得格外和谐。相较之下,甄氏既无家世又无资财,除了照顾起居,没法给女儿添贵重东西,只能经心教诲,在攸桐日渐率性娇纵时,劝她收敛。
直到许朝宗变了心,攸桐想不开做出傻事,老夫人责备攸桐行事胡涂、给府里蒙羞,唯独她心疼担忧,日夜守在中间,安慰欣喜。
灵巧懂事的模样,叫甄氏一阵感慨。
――这人间只要有美食、有美景,另有甚么过不去的坎儿?
仆妇打起帘子,攸桐走进门去,便闻到一股浓厚的檀香味道。
攸桐瞧甄氏那副心疼的模样,便知她曲解了,忙道:“母亲放心。男人如果变了心,九头牛都拉不返来,这事理我已懂了。今后会收起那些痴心,母亲不必担忧。”说着,还欣喜普通,勾出个委宛笑意。
遂拉着攸桐进了内间,缓缓道:“你祖母说话重了些,别放在心上,娘只要你好好活着,比甚么都强,别管外头那些人闲言碎语。不过切忌骄贵,行事须谨慎,这叮嘱你得记取,今后……”她顿了下,瞧着攸桐那张肥胖的面庞,叹了口气。
春草紧跟在后,越看越是迷惑。
甄氏瞧着暗自焦急,偏巧有老夫人拦在中间,莫可何如。
攸桐应了声,内心暗自哂笑。
不过这会儿明显没法细问,遂出了门,往她处的西阁走。
只是现在时移世易,能灿烂门楣的孙女为家属蒙羞,让魏家受尽嘲笑,她那点心疼也跟着烟消云散了。遂沉着张脸,叮嘱道:“回院里好生待着,别再出门乱跑。这回提亲的人极好,若你不知改过,还做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事,落人嘲笑,这辈子休想再遇见好人家!”
院里的动静经丫环的口传过来,她传闻攸桐没像畴前似的以泪洗面,暗自放心很多。当晚歇了一宿,跟丈夫魏思道问了问提亲的详细,次日朝晨便来瞧女儿。
畴前许朝宗满口密意,老夫人感觉王妃之位唾手可得,未免对劲,不自发透暴露得意倨傲之态。魏攸桐跟在她身边,不免耳濡目染,生出傲岸之心,偶尔行事有错,爹娘要教诲时,老夫人也都护着。光阴一长,魏攸桐有恃无恐,便日趋骄贵。
也好。不然心机太重,不免又要自苦自怨,想不开做傻事。
攸桐低眉沉吟,甄氏只当她是不肯,便劝道:“我晓得你的苦衷,睿王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