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统计的迷局(2)[第3页/共4页]
王牧笛:倡导大汗青的黄仁宇写了一本《万历十五年》,内里夸大说中国为甚么当代化姗姗来迟?因为品德统治。因为品德代替了技术,自古以来中国就不长于在数量上办理这个国度。
王牧笛:都怪媒体强大。本年两会另有个政协委员说国度统计数字提早出炉。这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他是政协委员。2009年7月16号,统计局公布了GDP上半年上涨了7.1%。这个政协委员说他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一个上市公司统计半年财表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国度那么大,那么多省分,如何能够半个月就把统统的公司统计出来呢?并且他记得当时黑龙江和山西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呢。国度团体GDP如何能够在缺2个省的时候提早出炉呢?
郎咸平:如许大抵不会错,这是统计局的数字。像你们的话,发行量应当是除以4。
郎咸平:中国就缺独立的第三方。比如房价题目,北京有学者带着他的门生按照北京的房企上地税局去交的税来重新换算房产代价。然后比如说经济,很多外洋学者比如克鲁格曼以及他的同事们会按照中国的能源耗损量来判定中国的经济增加。他都会有分歧的角度来切入,因为他们是独立的第三方,以是他们得出的数据能够是更全面更实在的。
王牧笛:以是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能够比数据的理性认知更首要。
王牧笛:这叫常例啊,几年来都是这么颁发的。只不过本年两会不知如何就发作了。
一些都会如深圳已经有一些官方智囊机构。它卖力来考核当局的开支预算是否是有水分的,包含郎传授你如许的算是独立的第三方。
王牧笛:那这1.5%是如何出来的呢?
闫肖锋:你去大街上抽10个摊点数一数,然后再打个折,本身就能得出一个数字。老百姓说当局说的CPI太低了,一看这个肉价,明天是8块钱,明天是10块钱,公布的1.5%必定是不对的。
闫肖锋:我们跟统计局是一样的,把数据当作一个发卖东西。
王牧笛:以是这个时候你会对胡润致敬,他一个英国来的小伙子,一个外来的和尚,就带几十号人,靠第三方的力量,突击式的调查,硬是在支流统计以外统计出来一个最难统计的百富榜。
闫肖锋:我们国度统计人均支出都是靠城调队和农调队入户做记账,但是中国有一个特别的题目。中国的所谓的福利、灰色支出,包含红包啊,如何能够在家庭的记账内里把它记出来呢。不成能的。这变成了“韩锋日记”了,本身把这些兜出来了,这不成能的。而灰色支出和把持支出恰好没有统计出来。以是很大一块支出是看不见的。
郎咸平:你太藐视统计局了。这有甚么难的呢,大笔一挥不就出来了吗。
郎咸平:美国的赋闲率严峻低估。真正的赋闲率已经到了19%。
王牧笛:我们也不要自我深思,美国的赋闲率不也低估吗?
郎咸平:俄然之间老百姓变得聪明了。这怪老百姓,为甚么本年要变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