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第3页/共4页]
霍临风道:“如此好,你在这儿寻小我家入赘得了。”
将近丑时的河边,朝暮楼亮比白天,敞着门庭,恩客如潮妾如舟。赶巧,店家说的歌舞日子恰是彻夜,里头艳唱无绝,舞娘摆了半宿纤腰。
一波波人潮澎湃,弱冠之年到耄耋老翁,全扑来吹一把广袖香风。莺啼燕叫,犄角旮旯都酸人耳朵,不过,独独四楼一隅有些寥寂。
霍临风道:“不急,夜里定要细说。”主帅尚不必入长安,他这个副帅却被点名,惴惴时,也能觉出一二不当。
霍临风点点头,语气很轻:“大哥,唯诺于我如登天,触怒龙颜的能够倒大些,若那般,你会如何?”
霍临风着一身素甲,精力头吊得足足的,将巡城的、探信的、留营的一一安排安妥。天明便练习,抱肘穿越群兵之间,喊号子,加沙囊,罚起人来奇招百出,连口含黄沙都干过。
殿内列百官,衣冠清楚,却好似千人一面。霍钊举头在前,霍临风矗立在后,行动同辙,血脉相连。近前站定,父子俩在这片千人一面中,如两棵孤松。
一阵轰笑。这时霍钊出府,霍临风跟在背面。
这便是无战时的糊口,日复一日有股别样的安稳。
猜不透、想不通,究竟是何人?
满门跪谢,霍钊接下圣旨,玉轴凌锦,却烫得短长、扎得短长。霍临风闪着余光,瞥父亲,觑兄长,那二人皆面色凝重。
皇命在身,此行不得半晌担搁,幸亏定北侯的步队非常人脚力。极快,无阻般,叫霍临风一起走马观花。
小厮来唤,书房。
他有只鹰骨笛, 手掌大, 吹出来的声儿煞是哀婉。将来某天, 或许三十岁、五十岁、命好的话, 七老八十?总之,他这平生,死, 定要战死在疆场,当然,若当时四海承平,浑当他胡想。
圣旨?算下来,战后捷报已传,想必是封功行赏的圣旨。霍临风不敢迟误,马上上马回城,一出虎帐却没忍住,于颠簸马背显摆:“白痴,看我的马衔如何?”
跶跶的,不远处一队弟子巡值而来,霍临传闻声翻至后山分开。冷桑山孤寒透黑,略不留意便会磕绊,他却念念不忘地又将前情续上。
到山脚,回堆栈该向北,霍临风却定了定,朝着西边长河去了。
出驿站,骁骑都尉开道,威风凛冽。清了街巷,两旁空空如也,家户楼阁却启开窗缝,百姓欲一睹定北侯风韵。
近傍晚,天井叫余晖淹了,红得短长,霍临风出屋,干脆赏一刻残暴。
一行人上马,霍惊海扶白氏立在阶上,霍钊命令解缆,走了。
承旨官面前,霍钊跪着,身后是白氏与霍惊海。霍临风速速跪好,垂着首,能瞥见承旨官的靴尖儿,当真很厚。
杜铮赶快拽返来,嘲笑着说:“人家说‘圣旨到’,侯爷便差我叫你速归。”
霍临风搔搔耳朵,这话听得他起茧,不争气的,回回听另有些动容。刚好残阳遭月逐,殆尽,他转了身:“用饭去,本日得早眠。”
庆贺至半夜,散时,三三两两的,勾肩搭背入帐,醉狠了的,干脆席地而眠。都估摸,那将军痛饮高歌,怎的也要多睡会儿,没成想一夜过后,鸡未叫却先鸣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