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史•龙天氏阿音传》[第2页/共3页]
时西南匪患疴沉,多与村夫交代,又地峻势险,绝类新军初起游击之时,此消彼长,未可促克。
时中国始强,民族之信犹需国问,然经年断灭,存无一二。
简化字至,公读之终夜。达旦,对思远公叹曰:“用心良苦如此,即当从之。”
公始从三十六计,后授孙吴,司马诸法,以坚其志,以止其行。
刘公深觉得然,召公问所据,公曰:“吾乡情也,实可验之。”
诸匪传公擅道术,能摄神兵,惧之犹甚。
所集诸书,不计门类,中西贯汇,而识问日深。
业毕,国府以公瞻博,命入金陵初级军官速成黉舍,为文史讲师。
公亦不辨,谒刘帅曰:“三省已定,储固请辞。当入教职,以展平生之志。”
良才公笑曰:“天不断吾宗长进。”
公于乡不置财产,但居宗祠,以薪俸缮之,期数年,尽复古观。
思远公亦在其列,公以所藏《范滂传》授之:“勿觉得念。君子所当重者,其有甚于父母。”
其症益消,阿瑟益果毅。长成即以刚韧驰名,并光家业,为欧罗巴富商。
公深切浅析,因循善施,所讲每起一絮,厥后敷连广涉。
“是故君子守命,终无怨谤,亦不虚度者,为有所寄耳。”
二子曰:“豪杰失势,亦必循时。公之不遇,可谓甚乎!设生迟早二纪,皆不至此。然使颟樗而成英材,可谓因性施理,有教无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公亦可称展志矣。”
时为民国,国运艰疲,思潮奋涌,或多冲突。
又善潜踪觅迹,文武兼姿,虽匿林崖瘴洞,非死即降,绝无可避。
因退,携妻返乡,宁息其事。
公觉得天赋,益爱重之,日与游山川,辨草木虫鱼诸属,凯广其智,渐使接人。
又十年,国运周回,始振,送诸生外洋。
时论汹汹,与卖国等罪,公谢曰:“教子无方,使乖舆议,今当避位,以让诸贤。”
年七十,始授皮公,以其性佻,止于儒。
展转初定,而思远公已十三矣。
公乃间刺秘密,以周国事,其事极秘,虽宗人未可知。
度公猎户出世,西南俚称“跑山匠”者,又行四,莫敢直呼其名,但以“跑山共四”代之。有遇,多降。
或有未愿学者,公自以口粮诱之曰:“国事忧沉,任在我辈。未闻不文而可治者,诸君勉之。”
思远公在哥大,得《古今图书集成》,决然不返。
十二,通诸经,多自悟。其师曰:“恨汝未早生二纪,天负吾乡一进士坊也。”
诸生多慕之,虽终业,仍多款曲。
槽檩但可动者,皆匿之,并剔墙数堵,暴砖于地,使可见内。
良才公,皮公祖也,已婚吴氏,私谓曰:“兄固大才,然家资寒薄,如之何如?”
天方国阿里木,时为王储季子,自闭,药石无施。
皮公遇之德意志,悯其纯孝,携返,祈公施教。
然当势不容,公但嘱之,勿泄其事。于外言行,皆和应时势。
良储公,生清末,幼敏慧,入私庠。
相呼从学,申明再噪,而公已近期颐矣。
师奇壮之,然知己学实不敷授公,乃命公入县,重新学。
夹川贼平,半旬罢了。
其父祖皆感泣,并铭五内,督学犹甚,命二人以师祖待公。
皮公长成,又遇星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