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3页/共3页]
这位皇祖爷爷,参军制到财制,再到分封亲藩,科举轨制,乃至法条大诰,百姓穿着乃至是穿的靴子和头上的巾饰都插了一手,都是规定的死死的,在他看来,只要子孙都按着他的端方来在朝治国,这天下就稳稳的是老朱家的,妥妥的万年铁桶江山啊……
“儿另有几件要紧大事,要和父皇禀奏。”
乾清宫掌事牌子仍然用的是吴祥,在养德斋殿门前一看到朱慈烺过来,由他带头,呼拉拉跪下百来十人,大半是南逃下来的寺人,宫女只要不到二十,看着还多是跟着两宫皇后下来的贴身宫人,而天子身边的,却几近没有一个跟过来的。
南京的宫禁在后代毁于烽火,只剩下一点点的残迹,无可抚玩,而此时倒是范围弘大,宫室一样的瑰丽壮美,只是日久失修,到处都是班驳陆离的难堪模样,站班的禁军也没几个,寺人更是寥寥无已,一向到过了皇极门,一起北行,看到乾清门的时候,服侍站班的寺人才垂垂多了起来。
“恭送殿下。”
到了此时,经历丧乱离难,也是完端赖朱慈烺一人之力,百口大小,总算是安然无事的相聚在了一起,而朱慈烺回想当初的各种担忧,天然也是有不堪唏嘘之感了
实在财赋轨制当然是最该先改的,因为明朝的财制是朱元璋想当然的产品,既做不到量入为出,也不是按照当局花消来轨制税额……它最悲剧的处所,就在于没有预算,没有支出明细,乃至连专责办理都办不到。
“末将觉得,讲端方礼节是大官们的事,末将只是厮杀汉,皇上说叫末将预备接太子回宫,庇护殿下安然……末姑息尽管军旅之事,别的,一概不睬。”
这是刚修好的三明两暗五间的屋子,漏的残破的处所都刚裱糊洁净,正中是金台御椅,左手书房右手寝室,格式和北京的天子寝殿也差不离。所相差的,就是服侍的人少的多了,并且也没有宝贵的家俱和古玩安排,这一层就显的寒酸了很多,再加上地上金砖怕有小三百年了,固然擦抹的非常洁净,但那种裂缝裂纹倒是如何也遮挡不住了。
这也算是投降,邱元一此时才微微一笑,本来岩石普通的面孔,一笑之下倒活泼活泼了很多,到这时候,大家才发觉他,并不是简朴的断念眼,若非是大将之才,怕也不敢顶史可法,更没有体例把麾下军旅带成现在这副模样
“儿臣有些事未曾请旨,非常大胆,还请父皇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