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四章 转折(14)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四章 转折(14)[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再有李自成占有陕甘和襄阳四府,随时有沿江而下的能够,而左良玉的德行和战役力,崇祯内心是再清楚不过了。

先用一些好动静钓起崇祯,然后打压,再给但愿,最后自但是然的,崇祯也是从心底里感觉,此时与东虏开战,实在是有害无益之举。

不过上至崇祯,下到浅显士绅都并未曾有见怪吴三桂的意义。

马士英目视崇祯,脸上神采也是非常丰富,仿佛是委曲与无法并存的模样,他摊手苦笑,又道:“军务如此,臣实无能,请皇上定罪。”

至于厘金,东林背景不是那么薄弱的士绅贩子也已经捏着鼻子认了,大宗货色又源源不竭的流向北方。

较着的么,东虏要和流贼打生打死,本朝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掺这类热烈?

而出得内廷宫门,到外朝内阁四周,史可法等内阁大臣却也是听到动静,全班迎出,等马士英一至,内阁便一起揖让:“皇上请老先生主持构和,请至阁中坐。”

如果流贼一起下来,破九江安庆承平府,兵临南都城下,莫非他要再跑一次?当务之急,是要练兵,核定防区,重以文官领军,压抑镇将,讲究军律军纪,如许,才气够本钱和人争斗。

马士英不愧是一个权谋妙手,固然在政务军务上,他只是晚明时的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比起洪承畴等人来,相差千万里计。

至于史乘上他的形象受损,那也是没有体例了。北京都丢了,恐怕史乘评断,本身的形象本来也好不起来。

皇上已经扑腾十七年了,成果如何?连京师都丢了,不是太子,怕是连命也丢在北都城里了。现在这个时候,放心守在江南,守住东南半壁,如果和建州破脸前大师谈好了斤两,议定了前提,合约一成,到时候本身这个军务大臣就做的有味道了。

“皇太子所需铁器、火药硝石之物甚多。”大事定夺,马士英神采更加安闲,躬身道:“今禁军亦需着用,户部尚书臣高鸿图看实难分身,供应不敷,请皇上讯断。”

当年就用的光光,现在是避祸南下,更是谈不上内帑这两个字。

毕竟,剿贼和降奴二者之间,士矢夫甘愿是从奴剿贼。

诚恳说,马士英当然有不肯孙传庭等外臣立名建功的隐忧和担忧,更多的,倒也确切是有这类观点。

此时的吴三桂年纪尚轻,也有忠义孝敬之名,在士林和天子眼里的形象都不坏。想想吴三桂的处境,京师已失,火线亦无,又有李自成虎狼之师迫来,告急之时,与清军合作,在先人看来是开关揖盗,放外族入关的汉奸行动,但在当时的士大夫来看,确是告急之时的从权之举。

有附和的,有反对的,便是东林内部,提起捐纳监生时,也不是特别反对。

不过,弄起权谋来,此人倒是当之无愧的妙手。不然的话,也不会安然对阵东林,一年多时候弄的江南鸡飞狗走,东林党除了开骂以外,拿他一点体例也没有。

刚才崇祯听到各省解银,公然面色非常之好。国用艰巨的苦头,他是吃的够够的,实在不想再听到“请发内帑”这四个字了。

他在凤阳多年,大明军队的气力和镇将的德行,那也是见的够够的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