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页/共4页]
“公子聪明,一听就听出这枢纽地点了。不过这些对平常百姓来讲都不甚首要,反正要用,也没有体例,多换或是少换那么一两文又能省到那里去呢?您看这大厅里挤挤挨挨,坐的这么多人实在大多是炒卖客,专门趁着这铜铁钱一贵一贱,低买高卖赢利的。不然,平凡人哪会这般着紧,大朝晨就来盯着开价。”
“就是,再输,就该学袁大胡子把老婆孩子卖了换钱了。哈哈。”
“归正小子我是对这许三娘子佩服得紧,我听街头打小人的王妈妈说,这许三娘子一准是遇了甚么菩萨神仙,传授了甚么神通,不然如何会连续五六次都说准了呢?”
公子一挑眉,“哦,你如何晓得?”
话音未落,却闻声人群里又是一阵骚动,此次是有两个小厮出来了,一个捧着一只大狼毫笔,另一个捧着一方已盛好墨的砚台,典礼感实足。
公子又问道,“你说这蜀地铁钱与铜钱的兑换莫非颠簸很大?竟至日日代价分歧?不然怎的有这么多人守在这里等那甚么开价?”
“你们蜀人也算是脑筋灵光了,甚么处所都能想得出赢利的体例。怪不得人家常说,扬一益二。这益州城如此繁华,我看也端赖蜀人会追求。”
不一会儿几样果子点心并茶饭就热腾腾的被呼喊着端了上来。
这公子也不急着吃,先问小六,“这金杏酒楼是常日里买卖都这般好?还是本日有甚么特别的原因?我见便是中都城中的大酒楼也不会这么早就客似云来。”
“总要十3、四个铁钱换一个了。”
“那却也不是,这一年半载来总不过是十3、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要缴税纳供的时候,换的人多些,这铜钱也就贵些,有多些商队入川的时候,这铜钱也就便宜些。”
“竟然比官府订价高这么多?”
这位本土公子也不由猎奇的抬首打望一番,说来也是奇了,人群里簇拥着的竟然只是一个妙龄女子。不过十六七的模样,布衣荆钗,梳个平常的朝天髻,中等个头,长得倒还算清丽,只是有些黑瘦。这俗话说得好,一白遮百丑,可如果一黑,那便差了很多了。
客人更加不解了,“国朝不是早就定好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吗?如何另有这么多人围着在此等候这小小酒楼老板定下的代价?”
这客人也是聪明人,听到这里不消小六明说也觉出了一点滋味,“你是说,这金杏酒楼大要是个酒楼,实际上是个铜铁钱兑换的暗盘?”
这公子点头随他步入酒楼里,小六摸干脆的一问:“公子这楼下人多喧闹,楼上备有雅间,可要去楼上略坐?”
小六马屁才一说完,就又仓猝热络的说道,“公子您看,这老丈技术非常了得,做的灌浆馒头和鹌鹑馉饳儿全部益州城都驰名,您要不要来点?”
门口远远的信步走过来一个年青男人,头戴“清闲巾”,身着一件宽袖广身的细白布袍。虽则不是锦袍,但酒楼的闲汉(2)看惯了各式繁华公子,多么的眼力,到得近前,一眼看出内里的笠衫但是纻丝的。是以固然这位好不面熟,并非店中常客,但一点也无毛病他们辩白出来客的荷包不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