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第1页/共4页]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
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何如?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呼应,犹拔刺雪污,工巧崇高,可得闻乎?
岐伯曰: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
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帝曰:厥阴何也?
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炽热受邪,芥蒂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民风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抱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枢纽倒霉,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气候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就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六合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炎热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帝曰:反治何谓?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善。
帝曰:其抱病何如?
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火票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帝曰:何谓逆从?
帝曰:其脉应皆何如?
帝曰:阳明何谓也?
帝曰:善。治之何如?
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