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第1页/共5页]
说到这里,秦珏俄然-插-话,猎奇问道:“阿兄,阿母真抽过几位兄长鞭子?”
“阿兄?”
交谊可顾,天下更重。
秦珍和秦珏看过多次,仍感觉不成思议。
“诺!”
誓词字字带血,犹在耳边。
“你父不想让我晓得,但他忘了,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事情既然产生,总会有蛛丝马迹可循。”
婢仆见三人走过院门,立即福身施礼,并将三人引至正室,随后下去筹办茶汤。
秦璟没再出声,十指一点点收拢,指尖紧紧攥入掌心。
“你父为何会召他回武乡,又为何不让他持续带兵,我一清二楚。”
“夫人闻郎君返来,甚是心喜,命奴请郎君往院中。”
秦珍和秦珏正吃糖糕,不期然听到这句话,同时噎住,忙饮下半盏茶汤,才将堵在嗓子眼的糕点咽了下去。
“你父既让你回彭城,你便去吧。”刘夫人话锋一转,道,“你同遗晋的淮南郡公友情匪浅,可保持盟约,短期以内与你大有裨益。”
“……”秦璟无言。
“阿兄带兵在外,同胡贼厮杀,数月不回西河,怕是不晓得这些事。”秦珍眉心微皱,明显是对秦玖存下很多不满,“提及来实在闹心!”
“阿母。”
“诺!”
“的确抽过。”
看着一举一动透出世疏的儿子,刘夫人忽觉心伤。
另有一件事,桓容没有当着桓石民的面说。梁州城里还关着吕延,事情不能再拖,拖得太久,不免被王猛发觉不对。
“回阿母,伤已病愈。”
就在那一次,秦璟的庶母抱着他的庶兄做饵,引开了杀气腾腾的胡贼,也保下了幼年的秦玖等人。
秦珍和秦珏同时倒吸一口冷气,眼睛瞪得铜铃一样。明显没法设想,常日里端庄文雅的嫡母会抄起-鞭-子-抽-人。
桓石民到达仇池半月,建康的旨意仍迟迟未能发下。
刘夫人按住秦璟的肩膀,抚过他的发顶。自其外傅,母子俩极少如此靠近。
“阿母?”
以太原王氏为首的建康高门二者都分歧意,对峙要再选英才。
“诺。”
秦珍和秦珏连唤数声,总不见他回应,心下担忧,是不是本身哪句话说得不对,才让阿兄如此?
刘夫人拦下她,道:“留下吧,一起听听。”
“嘶——”
高平郗氏和部分武将对桓伊出任武都太守没有定见,却果断反对桓石民执掌仇池。
秦璟沉声应诺。
司马曜不想获咎任何一方,恰好三方都获咎个完整。
“郡内政务交给阿兄,待荆州再来人,我便出发返回幽州。”桓容道。
“大兄之前被召回武乡,本是阿父做的决定,他给阿母的信里却在抱怨阿兄。阿母复书劝说,他仍不改,气得阿母足足三月未给他手札。”
“夏侯将军随阿父交战多年,名震北地,能随他学习是尔等之福,勿要调皮才是。”
“算他还没胡涂。”
“诺。”
仇池和武都的豪强早已转投,郡中很多职吏都出身本地高门。不客气点讲,他们和桓氏穿一条裤子,好处早已经分别安妥,岂容外人再来-插-上一脚。
秦玖钻了牛角尖,一时半刻转不过弯来,与其拖拖沓拉,让外人看秦氏笑话,趁机进一步调拨,不如快刀斩乱麻,将事情尽快处理。
婢仆走到近前,福身向三人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