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胡善围 > 7.试论大明宫廷的一百种死法

7.试论大明宫廷的一百种死法[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世人一凛,皆暴露担忧之意,大家自危。

别的,另有贺寿的万寿锦,以及道贺皇子皇女出世的喜字锦等吉服,以及红色的粗布麻布葬礼上用的孝服。

比如抱病看大夫。后宫女人们看病,不管妃嫔还是小公主小皇子,都只能由传话的寺人去宫外将病症描述给太医,由太医开药。如果实在太严峻,就将病人挪至乾清宫皇上那边,由太医们评脉问诊。

“我给胡女史送行李。”老宫人翻开箱子,将熨烫好的旧衣裙,一块铁军牌,另有一双擦得锃亮光鲜的羊皮小靴拿出来。

话虽如此,胡善围还是有些不美意义。

婢女说道:“倒也不难,宫里定时有女官教习宫人,宫女们通过测验,成绩优良者被称为女秀才。女秀才们分到六局一司给女官们打动手,帮手,做些杂活,再通过测验,就升为像您如许的八品女史。以是这宫里头不识字,就永久没有出头之日。”

比起架子床上堆放成小山般富丽的新衣和官袍,这套进宫穿的旧衣裙就像从腌菜坛子里取出来的梅干菜。

她何尝情愿给继母洗马桶?如果不洗,继母就能找到来由,骂她不孝。纵使街坊邻居都晓得继母过分刻薄,是继母的不对,可从礼法上讲,违逆父母,不顺着父母,就是不孝!

婢女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

“只是……”胡善围也有所求,“我初来乍到,对宫里的事一无所知,你是从吴王宫里出来的白叟了,今后还请你多多指导。”

正思忖着,有人拍门。

也有女官嘴甜先夸她的:“胡女史的笔好快啊,吾辈望尘莫及。”

这时隔壁房间也连续出去送施礼的小宫女或者老宫人,别的新女官都给了打赏,金银馃子耳挖簪之类面子的小物件。

洪武帝顾忌寺人误国,只让他们做些打扫,传唤号令之类简朴的事情,但在宫里,不消寺人又不可,寺人们的权力越来越大,终究到了洪武十年,也就是三年前,有一个服侍笔墨多年的老寺人矜持有几分面子,在洪武帝面前议论政事。

落日西下,范宫正说道:“明天就讲到这里,你们都是知书达理的聪明人,十五今后考宫规,标准是一条都不能错,考核不过的,立即遣出宫去。”

不是她不想抵挡,而是,一个没有钱,没有职位的女人,如何抵挡?

洪武帝下了号令,不准寺人识字、不识字就不会读书,就看不懂奏折,就不懂朝政,就没法对政治指手画脚。

婢女搁下茶杯,拿出一个将近翻烂的书籍,说道:“胡女史凭本领考出去的,皇宫是个聚宝盆,这宫里从里不缺金银财宝,就缺才调。您教我读书,就当打赏我了。”

胡善围一看,是一本发蒙用的《千字文》,说道:“这有何难,我教你便是了。你有不懂的,固然来问我。”

白看监生说她太荏弱,哀她不幸,狠她不争。

洪武帝勃然大怒,命其归乡,毕生不得再进宫。

婢女很会说话,她端起茶杯,“您是官,我是最劣等的宫婢,只是痴长了几岁,比别人多吃几碗饭,有人尊称一声嬷嬷罢了,您请我喝茶,这就是最好打赏。”

胡善围忙请老宫人坐下,倒了茶,“您帮我熨烫衣服,还擦了鞋,多谢了。您帮了我这么多,我还不晓得您贵姓大名。”

本来洪武帝讨厌寺人,从还没有称帝时,在吴王府就曾对大臣说道:“吾见史传所书汉唐季世,皆为寺人败蠹,不成挽救,何尝不为之惋叹……但建国称家,小人勿用,贤人之深戒。其在宫制止可使之供洒扫、给使令、传号令罢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