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洪荒逍遥游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浩气冲霄 杏坛讲学

第三百七十九章 浩气冲霄 杏坛讲学[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郯子来朝鲁日久,作为一国之主当然不能久离国土,孔丘素宴送行,很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味。郯子拜别以后,孔丘又进入了安静的苦修光阴,朝练情面世事,暮法天然夜读书。

当然,为包管儒家传承,儒家另有太保一脉,即儒门护法,在修习文道的同时兼修武道,凡是以剑、尺、笔、扇为兵器。不过此时文道修炼体系还未呈现,还需求孔丘多多尽力。

这日,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孔子像平常一样夜读史乘,残灯如豆,不过孔半夜能视物,倒不在乎灯光暗淡。不知不觉间,孔子福诚意灵,竟渐入悟道之境,心神一片透明,一道浩然刚正之气起自黄庭,游走奇经八脉、四肢百骸。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讲学之地筑一杏坛,因坛前孔子亲种四棵杏树而称杏坛。此地乃是儒家最首要的弦歌讲学、弟子读书的处所,故有杏坛讲学之说,杏坛也代指教书授人之地。

郑国,青年收回目光,看着刻坏的竹简,感喟一声笑道:“唉!又要去砍几根竹子了。”

其五名曰南宫敬叔,乃是鲁国贵族,为孔子讲学供应了很多便当,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孟子的六世祖。

“不知此行休咎?”颜无繇面有忧色。

此番孔丘明悟正气本源,对于六合天然、道法本源的认知大有精进,已然能够正式称“子”。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宦途不见转机,孔子乃创办书院,正式传授弟子。孔子之前,学在官府,由各个大氏族把持,包含周王室的太学,孔子以后,学在四夷。

这牛上老者恰是云游天下的老子,而这青年则是老子收的弟子,名曰辛研,号计然,又有道号通玄。蓦地,通玄转头看向北方,隐见浩气冲霄,面庞凝重,又隐有跃跃欲试之色,手中牛绳不由抓紧。

东海之滨,老子腐败的双眸复又变得浑浊,淡淡开口道:“走吧。”通玄闻言,收回目光,手中牛绳轻牵,向前而行。

待浩然正气珠复又返回紫府,沸野盈天的浩然正气也垂垂消逝,孔丘缓缓展开双眸。那是一双如何的眼眸,坚固不拔,通俗如星海,包含无穷大聪明,吸引仁人志士跟随摸索,共同初创礼乐昌隆的承平乱世。

其三名曰曾点,字子皙,萧洒不羁,其志“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若说曾点世人不大熟谙的话,那提起他儿子想来世人应当不会陌生,恰是曾参。曾参,字子舆,后代尊称曾子,更是成为儒家五圣之一的宗圣,收有二徒,一曰子思子,一曰吴子吴起。

郑国,屋中灯下,有一青年手持刻刀,正在默刻竹简,看其内容,倒是法家前驱管仲的《管子》。蓦地,青年转头看向鲁国方向,感浩然正气沸腾,目露精光,手中刻刀划断竹简而不自发。

青年又从旁拿起一卷空缺竹简,刻刀轻划,重新开端刻写起来。“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流之体,谓之礼。简物小米一道,杀惨禁诛,谓之法……”

浩然正气珠自眉心进入孔丘紫府祖窍,大放无量光亮,乳红色神光晖映五脏六腑,洗涤周身。无穷六合正气滚滚而来,从窍穴毛孔直入孔丘体内,为其锻造无上证道之基。半晌以后,浩然正气珠从紫府下移至黄庭,半晌以后又下移至命府,本源道韵,烙印周身窍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