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何以红尘怨 >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唐玄宗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唐玄宗[第1页/共1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祖父:唐高宗李治。

《受禅制》

政治

苦楚离世

何去非:“明皇以英果之气,起平内难,遂袭大统,可谓谊主矣。然狃于承平晏安之久,府卫之制统统废坏,尽推其权以假边将。禄山虎视幽蓟,横制千里,而军中之吏凡三千人。故范阳之变一起,天下大震,徒驱市人以婴其锋。”

祖辈

皇子

初登大宝

李商隐:“外洋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封郭虔瓘郭知运制》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后妃

开元三年(715年),玄宗明白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成以假人。”他决计选贤任能,量才授职,整饬吏治。起首是严格铨选轨制,裁汰冗员。唐中宗以来,铨选轨制非常混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但卖官鬻爵,并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拜托之风日盛,导致员外、试、检校等官项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满官府。开元二年,玄宗敕令夺职统统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节制官吏的推举,规定此后没有军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成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如许,既降服了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征象,进步了官府办事效力,又减省了国度开支。

《授姚元之兵部尚书同三品制》

历代评价

开元七年(719年)又命令:“公卿士庶之家,统统异书,官借抄录。”马怀素、元行冲、吴兢、韦述等学者20余人在秘阁编校数年,成《群书四部录》200卷。后有专门设立书院等藏书机构,开元十年(722年),在东宫“丽则殿”设立“丽正书院”,次年又创“集贤书院”,专供藏书、校书。开元期间藏书为唐一代最盛之时。总数达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经、佛经2 500余部。长安、洛阳各藏有四部书,分为甲、乙、丙、丁,摆列经、史、子、集四库。史称“开元文集最备”,所藏达7万卷,命集贤院学士张说等47人分司文籍。

《大衍历》的撰成是唐朝天文历法范畴所获得的一项新成绩。一行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根本上,参考了历代历法,考其得失,于开元十五年(727)写成了草稿。一行病逝后,由特进张说、历官陈玄景持续编次,翌年撰成上奏,十七年开端颁行新历。《大衍历》提出了比较精确的“定气”观点,推算出与农时呼应的二十四骨气。自汉初《太初历》至唐高宗《麟德历》共有二十三家,固然与天体的运转比较靠近,但都不如《大衍历》切确,“其倚数之法固无易也。后代虽有改作者,皆依仿罢了” 。

郝氏(父郝洽)

崔群:“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廷、韩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为乱之始,臣独觉得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兼任李林甫,此理乱之分也。”

音乐

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命张说等与两省侍臣讲读制》

曹野那姬(中亚粟特人)

崔氏(崔湜次女)

《赏定策功臣制》

《加宋王成器开府仪同三司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