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悲风汩起(2)[第2页/共4页]
定权回过神来,道:“我费经心机,毕竟还是没有能够避畴昔。此事不管如何,我俱会一力咬牙担待,只是娘舅千万要慎之再慎,长州军中,若已安排好了,我便无可担忧。只要娘舅仍在,我这个太子便是废黜了,也能复立。倘若娘舅保不住了,我便是砧上鱼肉,除了任人脔割,再无他法可想了。”顾思林低声应道:“臣明白,请殿下放心。”定权微微点头,走近帐门朗声说道:“如此即请将军回府暂住,今上圣主,定会祓除魑魅,还将军明净。”
张陆正方欲开口,又闻定权道:“你看这草木之色,现下虽仍然翠绿,却终是不能耐久了。再过几日,便都要摇落。”张陆正考虑半晌,终是正色道:“殿下,现下还未到悲秋的时节。”定权点点头,转口问道:“那两御史何人?”张陆正答道:“臣查询过,听闻他们平素与齐王并无过往。”定权点头道:“他们果与齐藩有来往,我倒不会这么担忧。我当今只悔怨,没有让你入省,此次省内,尚不知会闹出甚么模样。”张陆正一怔道:“殿下何出此言?何相虽是由殿下与齐藩共举,但他为人中正,大事上分寸向来拿捏得准,何况还任过詹府首级,固然日短,究竟也算东宫旧人。他在其位,实在无益于殿下。”定权叹了口气,道:“如当代道,说人中正也不算得甚么赞语。我晓得,何道然是个畏事干才,除了会说几句忠孝廉耻、仁义礼智的大话外加明哲保身,别的甚么都做不成。只是我现在哪还敢苛求无益,只求不丛怨便可。”
后事并不非常出乎定权的料想,虽天子以无事生非,歪曲勋臣为由,严旨斥责了二臣,随后又夺职了二人的官职,但是局势仿佛今后也落空了节制。于二人离朝的次日,弹劾顾思林的奏本便纷繁不竭地送入了中书省,言辞也愈发苛酷,更有人干脆指明顾思林是成心迟延战机,才使战事久持不下,朝廷不但不该封赏,反应降罪,以正军法;或说顾思林此举是朝中有人授意,至于授意者为何人,却又不言明。天子初时另有敕令,言再有此类奏疏,则高低一概严惩。闹到最后,有力弹压,只得将太子又召进了宫。
许昌平沉吟点头道:“张尚书老成谋国,殿下一番苦心,他怎会不察?殿下忧愁这点实在大可不必。何况殿下的这层意义,臣亦并非不敢言,确是未曾做此一想。虽说要未雨绸缪,但时势暗淡未明,倒亦不必忧心过分。殿下不要忘了,固然承州都督李明安是陛下的亲信,小顾将军却还在长州。他调控不了整支长军,三分之一强总还是能够的。军中之事,将军行前想必早已安排安妥,陛下断不会不加顾忌。臣揣测天心,陛下此举想要的,不过是看看殿下的行动,诸臣的行动。殿下措置恰当,或可安然化解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