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2页/共2页]
(抱愧,因为要完成承诺,在六点上传,字数少了点,下章补上。)
刘彻面露难色,勉强评价道:“汲黯乃是个傲慢的直臣。”
“恩,当初朝议之时,也是他们反对峙梁王为储君,俱是忠心之臣。”景帝没有涓滴讶异,袁盎为首的保皇派,只会忠于社稷,忠于天子,即便是太子刘彻,现在也还掌控不了。他捋了捋髯毛,笑道:“皇儿倒也无需泄气,现在你年纪尚幼,朕的身子虽曰渐衰弱,却也还能再撑几年,来曰方长嘛。”
景帝沉吟半晌,问道:“朕对汲黯为人不甚晓得,皇儿觉得如何?”
“哦?”景帝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抖,眉毛不露陈迹的扬了扬,眼中的寒光一闪即逝。
景帝非常认同刘彻的观点,张汤与郅都太狠辣,脱手不留余地,如果执掌律法,怕是比商鞅有过之而无不及,实非社稷之福。秦朝暴政,二世而亡的例子就活生生的摆在面前。
“张贯出身寒微,比不得那些世家朱门,天然谨慎谨慎,倒也情有可原。”景帝不觉得意,明显也不甚正视张贯的态度题目。
刘彻当真的看着景帝,缓缓道:“父皇多虑了,朝堂能有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社稷幸甚!”
刘彻若无其事的持续道:“倒是公孙昆邪对峙依旨行事,由儿臣代为监国,想来是公孙贺的原因吧。”
“哦?”景帝闻言,如有所思的点点头,却并未多言。太子洗马是帮手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位列九卿之下,品级倒是合适。汲黯也算出自王谢,他的先人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刘彻被立为太子后,汲黯靠父亲保举,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明而被人畏敬。
是夜,袁盎等诸位重臣滞留平虏殿,彻夜未归。
景帝不由来了兴趣,笑道:“这倒有点意义,皇儿且细细道来。”
刘彻被点破了谨慎思,略显为莫非:“也不全然如此,汲黯却有大才,所谓瑕不掩瑜,足以胜任廷尉一职。”
景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仿佛不经意的问道:“窦氏有何异动?”
刘彻摇点头,严厉道:“即便张贯位列三公,甚或投奔外戚,儿臣都可谅解。但是现在他身为廷尉,位列九卿,却唯唯诺诺,行事踌躇,实在不宜持续担负如此重担。”
“确如父皇所料,丞相一系的诸位大臣,誓死求见父皇。”刘彻微浅笑道,没有一丝愤激的味道。
但是,下朝以后,袁盎等人三缄其口,对此事讳莫若深。一时候,各种传言喧哗而上,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景帝摇点头,戏谑道:“皇儿何必替他粉饰?你也太小瞧朕了,莫非怕朕会剪除你的羽翼。皇儿现在不过是只雏鸟,长了些许绒毛罢了。如果朕年富力强,倒还害怕皇儿结党营私,企图篡逆。可现在的情势,哪怕是朕百年以后,皇儿的权势仍一定能与一干外戚对抗。吕氏之祸距今不过数十载,朕实在放心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