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军中有什么职位?[第4页/共6页]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改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构造。“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觉得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赞军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分歧。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全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尚书右选郎: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摆布,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太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前任贾诩为太尉。
领军将军: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庶子: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司盐校尉: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出产诸务。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义。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职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端分曹治事,因在天子四周办事,职位逐步首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本国事件;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马队、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此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首要。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丁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普通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件。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当。九卿之一。
折冲将军: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领军: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左法律: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法律、右法律共同平决诸官事。
掾:当代属官的通称。如掾属、掾佐、掾吏、掾史等,简称掾。
监农御史: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部属驰项目分歧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此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师友处置: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处置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处置等。汉末或置师友处置,仅为名誉职位,无牢固职守。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