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难分雌雄辩孔孟[第1页/共2页]
闻言,姬溪的肝火再也节制不住,扬手将茶盏摔到了赵云的身上,喝骂道:“蠢货,你眼瞎了,武威城是强攻能攻陷来的,就算能打下来,老子这十万弟兄还能剩下几个?你赵云行啊,你不怕死,你是豪杰,能够,你自去送命,别想拉着老子的将士陪葬。”
徐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以是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古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怜悯之心。非以是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以是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怜悯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怜悯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推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敷以事父母。”
一番话,说的徐荣很久无言,他咬咬牙,拂袖而去。
“就是,早打早了事,打完这场仗,老子能有一个多月的歇息时候,能够回故乡看看老爹老娘啦。”
徐荣一番长篇大论,后死死的盯着姬溪说:“将军此举,非人矣。”
“谁怕死谁孙子,这世道,谁能包管本身明天还活着,我们算是荣幸的,能跟着一个好将军,将军把我们的身后事都安排的妥妥的,就算现在就把这百来斤肉扔在这里老子也不悔怨。”
“哈哈,你心真宽,不过,也确切没啥担忧的,就我们这几条贱命,交代了就交代了,归正家里的事情有人会为我们摒挡,日子过得比我们活着还舒坦呢。瞧瞧老三他们家,老三嗝屁了,他们家那日子过得可他娘的美了。”
姬溪推测了徐荣会这般反应,是以不慌不忙的说:“这些人背主求荣,死有何惜,他们的死,将换来战事的尽快结束,徐将军可想过,死他们十二人,我军和敌军会少死多少人?”
他苍茫的走着,偶尔间碰到几个不当值的兵士具在一起谈天,鬼使神差的,他蹲到了营帐的一角,没有引发那几个兵士的重视。
姬溪笑道:“笑话,孔孟之道,于承平之世,自为金玉良言。现在天下纷争,比之春秋更甚,先秦之一统,所仗者绝非孔孟,而兵戈是也。何为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成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堪。”
姬溪顿了一下,接着说:“将军用兵多年,为何只知大道,而视天时、天时、将帅、法度如无物。又为何不知?当此民气丧乱之秋,最无用的,便是尔等口中的大道,尔等自夸仁义,为何不见天下百姓之痛苦,为何不肯身故入鬼域,波折负百姓?尔等的仁义,救不了百姓,能救万民于水火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