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汉末大丈夫 >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你觉得,杨氏为甚么会以此而兴,又为甚么会以此而衰呢?”

“临行之前,我与祖父会商过这个题目,祖父说,这实在恰是我们弘农杨氏目前最大的窘境,因为我朝举贤取仕,最重经义,而全部关西地区,今文文学之风尤盛,我杨氏凭家传尚书之学,当称得上是干系学派之魁首,亦当称之位今文学派之魁首。”

如此的家学家教,倒是也怪不得这弘农杨氏能够传承千年不倒了。

“礼这个东西是做给外人看的,做给本身,乃至所谓的君子慎独,也即便在本身的家中本身和本身独处时也要严格遵循礼节,这就是纯粹的有病,坐姿哪有甚么雅和不雅的辨别呢?穿条裤衩的事儿罢了,在我家中,如何舒畅就如何坐吧。”

举个最不得当的比方,如果有报酬了国事而杀死本身的家人,这在今文学派眼里这叫大大的忠臣,在古文学派里,这就叫大逆不道。

却也当真是让秦宜禄对这孩子刮目相看。

本质上,古文经学的鼓起,就是因为东汉自光武以后,天子贫乏对国度真正的掌控才气,就是世族门阀逐步鼓起,开端全方位的跟天子叫板,要分天子的权力么。

“有此两点,这才有了我们杨氏的四世三公,足以和汝南袁氏相提并论的职位。但是一旦面对乱世,凭这两点又如何能够活着间安身呢?”

秦宜禄笑了笑,随后很快便收拢了脸上的笑意,伸手给杨修的茶碗续了点茶水,很当真隧道:“杨公远见,当真是让人赞叹,只是修儿,却不知你祖父的这一作为,你又是如何去想,又是否定可呢?”

而即便是如此,刘宏在很多事上也是故意有力的,比如那熹平石经上所刻的诗,就曾相互辩论不休,最后还是不得不刻上了代表古文学派的《鲁诗》而非是后代而来的秦宜禄所熟知的毛诗,乃至卖力参与熹平石经的所谓大儒,也多掺沙子,虽死力制止关东世族参与此中,也使得主导权始终紧紧把握在杨赐杨彪父子的手里,但包含马融的先人马日磾和他的门生卢植都在此中,因为他实在实在是已经无人可用了,这类儒们乱世,总不能搞一堆寺人,阉宦的喽啰去参与事情吧?

这份权势,起码是天下第三人了吧?那如何这如此大的党人头子终究还善结束呢?如何那袁隗和袁逢还都混上了三公之位呢?那如何两次党锢之祸,袁家全都屁事儿没有呢?

“其二,则天然离不开皇权搀扶了,直至本日,我大汉的官学实在还是是今文学派,祖父曾经说过,历代天子只要不是蠢蛋,就必然不会听那些关东世家的忽悠去支撑古文经学的。”

“但是即便我这个稚童也晓得,军中真正为国杀贼的人,莫非是那些军司马以上的军官么?如果将来这天下礼乐崩坏,一个空有学问的校尉,真的便能争得过一个大字不识,但英勇会杀人的曲长么?”

这题目倒是趋势于考校了,杨修闻言倒是安闲不迫,道:“这当然是因为我们杨氏出身于关西的原因了,左传有云,‘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教员精擅左传,必定是比我这冲弱更明白此中事理的了。”

说到底,这实在还是今古文学之争,今文经学派现在真的是干不过古文了啊。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当世除汝南袁氏以外,便也属你们家最为权贵了,就算是这天下再如何乱,莫非还能乱到你们家头上么?如果你们这等四世三公之家属尚且不能独善其身,我一个边郡鄙夫又有何用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