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汉末大丈夫 >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修闻言高傲地挺起了小胸脯道:“修虽年幼,读书已不下百卷,儒家典范均有浏览,且我有过目不忘之能,我父亲说,就算是平常儒生,也一定就能及得上我呢,他还说凭我的学习速率,十岁之前说不定就能赶得上一些五经博士。”

再说这杨赐杨彪,明显身处烈火烹油之局中,却能够跳出局外看到杨氏本身身处权势繁华颠峰之下的危局,这实在也很了不起。

杨修闻言小脸不由皱巴巴地挤在了一起,而后道:“我曾听人说过,我们弘农杨氏是关西的将门之首,只是我自幼便一向是以而感到迷惑,我们家历代先祖当中,也没有去疆场上兵戈打着名声来的啊?关西诸将领当中,毫无疑问应当以凉州三明为首,那现在,按说张公才应当是天下将门之首才对啊。”

“但是即便我这个稚童也晓得,军中真正为国杀贼的人,莫非是那些军司马以上的军官么?如果将来这天下礼乐崩坏,一个空有学问的校尉,真的便能争得过一个大字不识,但英勇会杀人的曲长么?”

说你行你就行,不可也行;说不可就不可,行也不可。

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说得这杨修口都干了,低头又吨吨吨灌了一大碗茶水,这才放下茶碗羞怯地看着秦宜禄,表示本身已经说完了。

“这……”

但恰好现在这世道,天下人,特别是关东人,都以学习古文经学为荣,几近统统的大儒都是搞古文的,天子想让大师学今文学派,可大师不学,他能有甚么招呢?

归根到底,皇权陵夷,则今文陵夷,今文陵夷,则杨氏陵夷。

当然,读书百卷这个秦宜禄还是信赖的,毕竟这年月朔卷书统共也没几个字,就跟一篇语文课文似的,只要有良师教诲看得懂此中意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看过百十来篇语文课文也没甚么可希奇的,放在当代的话倒是也当得上一个神童的评价,放在海淀的话能够就需求补补课了。

“我弘农杨氏之以是能在将门中留下香火情,是因为起码到目前为止,凡在军中能做到军司马以上军职者无有不通经传的,他们都读过我们家的欧阳尚书,平常的边郡武夫,只靠英勇杀敌能做到曲长恐怕就已是极限了,而我朝近百年以来,做到将军之位的,又有几个是真的带兵兵戈的武夫出身呢?”

实际上正儿八经的儒学哪有家学的事理?四书五经莫非是甚么难懂的东西?买本书回家自学不就得了么?人家孔子写的书,莫非另有版权的观点不成?

以是确切如这杨赐所说,哪个天子如果然支撑这所谓的古文经学成为官学,那才是真的脑筋进水了。

但局势如此,这天下已经是古文的天下了,聪明人不拧局势,胳膊不能去拧大腿啊!

“至于说君王信赖,恐怕到时候就更靠不住了,现在这党锢之祸闹到这般境地,今上对党人措置起来手腕不成谓不狠辣了,但是这党人莫非不是一年比一年势大么?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这党锢,迟早是要解禁的,真如果等天下大乱的时候,君王……恐怕也一定是真君王了,不然又如何叫礼乐崩坏呢?”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当世除汝南袁氏以外,便也属你们家最为权贵了,就算是这天下再如何乱,莫非还能乱到你们家头上么?如果你们这等四世三公之家属尚且不能独善其身,我一个边郡鄙夫又有何用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