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原生乱[第2页/共3页]
你韩易自已要求朴实,自已要求族人拘束守法,那是你韩易自已的事,却来干与别人何为?乃至连别人迎娶几个妻妾,利用几个仆人都要管上一管,这未免过分无礼了么?
韩斌抚脸垂泪的说道:“是是,父亲定然安然无事的。只是……只是……我恐万一……有事,我等十余口人将无所依也。”
韩姬叹道:“这亦是无法之事了,如果甄姨娘能早些嫁与父亲,早早的生得子嗣,对我等来讲,亦是一件功德。”
韩姬笑道:“听闻吕蒙夙来胆小,建功立业之心颇强。他应当未得严令,若以言语相激,岂有坐视之理。你我当可一试。”
一时之间,各地世族朱门纷繁起兵逐走各郡郡守、各县县长、令,驱逐百官所置任的新郡守、新郡尉,并自称为各县的长、令,总领县事。半月以内,中原大地旗号变幻,一刹时韩氏的权势仿佛全数减退,无影无结束。
又升南阳的杨奉为扬威将军、董承为扬武将军,命率军至汝南,筹办护从汉帝。升尹离为立义将军、升郑宝为建忠校尉,命交出兵权与何逸,同与刘艾、王绛等驱逐弘农王。
建安元年十一月,一时之间,韩易于白沟败于袁绍的动静如同飓风普通的鼓吹开来,听闻本人亦在攻打平原城时,中箭重伤。在遥言传播开时,各地官府当即出面辟遥,但言词闪硕,毫无压服之力。
韩姬劝道:“好了好了,斌弟,这是阿望身为嫡子的特权,你不见朱家的大哥二哥之事么?”
韩姬柳眉紧皱,说道:“阿诺娃姨娘与阿诧还在汝南呢,阿望向来视阿诺娃姨娘为亲母,视阿诧为手足,他定不会弃之。”
韩斌游移道:“只怕我二人年幼,吕蒙不肯借兵。”
韩斌叹道:“阿望向来悔恨我等身为庶子庶女却常得父亲的爱好,他为嫡子却常遭父亲的喝斥,更被弃于西河郡萧瑟之地数年。我等若依阿望,只怕他恨何逸夺父亲所留之基业,反牵怒于我,我恐遭其所害也。”
张喜劝道:“现在韩征东事有不免,其子年幼,如何能济大事?恐袁绍、袁术等辈乘机来攻,中原又陷战乱之危,此恰是何公子反报韩征东大恩之时。何公子可迎弘农王至平舆复登帝位,代邺城的汉帝重为正统。老夫可劝说杨太尉,赵司徒一同支撑何公子复为车骑将军,韩公子可接任征东将军之职。”
各地世族朱门闻知不由弹冠相庆,自韩易主宰中原以来,所定的法律莫不是打着公允公道的灯号限定世族朱门。世事哪有那么多的公允之事,岂不闻有权有势者要的就是与众分歧,要的就是高人一等,要的就是以势欺人。
少女恰是韩易之长女韩姬,韩姬只比韩斌年长数月。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加上韩姬不喜红装好武装,以是姐弟二人又常为武事上的较量敌手,豪情倒与别人分歧。
“韩公子此时年幼,可由何公子暂为韩公子掌军,待其成年以后,再一同秉政就是。此乃大义之事,还望何公子能持久才是,莫要再多游移。”
二人计议已定,遂领陆议,并数名亲卫,私离尹离大营,望鲷阳而去。
尹离忙拜道:“斌公子,非是离坐视这群贼人篡夺韩氏之基业,而是主公早一步有严令,不得征东将军令,雄师不得出动啊。”
汝南的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闻讯后,遂以三公之尊拜何逸为车骑将军,代韩易持掌汝南大权。并大会文武百官,重置各地郡守、郡尉。并由侍中刘艾、太常王绛、长水校尉种辑、越骑校尉王服往庐山迎立弘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