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原生乱[第1页/共3页]
韩姬笑道:“听闻吕蒙夙来胆小,建功立业之心颇强。他应当未得严令,若以言语相激,岂有坐视之理。你我当可一试。”
又升南阳的杨奉为扬威将军、董承为扬武将军,命率军至汝南,筹办护从汉帝。升尹离为立义将军、升郑宝为建忠校尉,命交出兵权与何逸,同与刘艾、王绛等驱逐弘农王。
你韩易自已要求朴实,自已要求族人拘束守法,那是你韩易自已的事,却来干与别人何为?乃至连别人迎娶几个妻妾,利用几个仆人都要管上一管,这未免过分无礼了么?
各地世族朱门闻知不由弹冠相庆,自韩易主宰中原以来,所定的法律莫不是打着公允公道的灯号限定世族朱门。世事哪有那么多的公允之事,岂不闻有权有势者要的就是与众分歧,要的就是高人一等,要的就是以势欺人。
韩斌忿愤的叫道:“我为韩氏宗子,我只气父切身有不测,却不叫我前去苍亭奉养,只叫阿望前去是何事理?我乃庶子,莫非还会与阿望争夺担当权不成?”
张喜劝道:“现在韩征东事有不免,其子年幼,如何能济大事?恐袁绍、袁术等辈乘机来攻,中原又陷战乱之危,此恰是何公子反报韩征东大恩之时。何公子可迎弘农王至平舆复登帝位,代邺城的汉帝重为正统。老夫可劝说杨太尉,赵司徒一同支撑何公子复为车骑将军,韩公子可接任征东将军之职。”
韩姬拍了韩斌一击,说道:“若斌弟是为我等之处境而焦炙,那大可不必。方才陆议为我出了一策,说我们可去寻鲷阳的孤儿孺子营总领军吕蒙借兵。那边稀有万孤儿孺子,兵械齐备,年过十五岁的起码有4、五千人,而鲷阳义勇亦是忠于父亲的,也可召得4、五千雄师。有此一万雄师在手,你我姐弟又惧何人?就算是将何逸斩杀,将百官诛除,亦是反掌之事也。”
韩斌沮丧的说道:“朱家的大哥二哥已经将近成年,宁大哥为庐陵令,手中稀有千雄师在。又有邱叔父在豫章率领雄师护佑,不管如何,他都不会有事。偃二哥为徐州牧吕布之婿,运气好的话,将来可得徐州之地容身。可我呢?母亲当年嫌父亲位贱,固然生我,却又嫁何苗为妾。我好不轻易被父亲索回,却一向身处难堪之境,不得世人正视。”
平舆的首要文武皆离汝南奔向东郡的苍亭,包含韩易的嫡子,年方九岁的韩望;及韩易名义上,还未正式迎娶的正妻甄宓。各种迹向表白,韩易只怕恐将不治。
侍中刘艾亦来相劝,何逸思虑再三,终究连连顿脚,叫道:“也罢,也罢,此是大义之事,我何逸怎会推拒。只恐世人骂我恩将仇报,反害韩氏也。行事之时,尔等切切不成伤害韩氏一人,包含韩氏旧将,亦不能伤之。”
“我日夜苦读经史,苦练武技,苦专兵事,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父亲面前获得赞美,将来能有如父亲普通,扬眉吐气的一日。不想,不想父亲竟然中道崩……”
“韩公子此时年幼,可由何公子暂为韩公子掌军,待其成年以后,再一同秉政就是。此乃大义之事,还望何公子能持久才是,莫要再多游移。”
韩姬说道:“长弥将军是军中的大将,听令行事是普通之事。无有父亲的将令,调之不动也是正理。”
因得其母告警的韩斌,领着韩氏一族早一步逃至了尹离的大营,并不竭的摧促尹离出兵,说道:“长弥将军,何逸、杨彪、赵温、张喜等人得吾父活命大恩,不思酬谢,反而欲要夺我韩氏之基业也。你为我韩氏的大将,为何不出兵将之剿除,以警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