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寒门贵子 > 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

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佑神采安然,涓滴不为所动,心中却晓得此人不是平常百姓,笑道:“钱塘自北到东,从西湖至河口,全都是通过筑塘得来的地盘,凡是年长一点的乡亲,也都晓得这些,算不得甚么见地……”

老者点了点头,并不坦白,道:“我从金陵来,刚到吴郡不久,听闻钱塘风景秀美,特地来瞧一瞧。”

顾卓对徐佑观感上佳,问道:“郎君但是本地人?”

老者饶有兴趣的望着徐佑,道:“你去过金陵?”

“小子徐佑,见过侍中!”

“金陵?失敬失敬,我竟没听出了老丈有金陵口音。”

顾卓站了起来,仍然笑容满面,但徐佑晓得,他已经有了疏离之心:“七郎气色红润,身材想来已无大碍,真是可喜可贺。”

“全仰仗温神医妙手回春!”

徐佑俯下拜,道:“听老丈一言,茅塞顿开。不敢就教姓名?”

老者哈哈大笑,道:“现在都以说洛阳正音为荣,可贵另有人晓得金陵雅言。郎君博学多识,定是钱塘县的名流,可否见教姓名?”

老者听出徐佑不肯意多谈,倒也不强求,换了个话题,道:“西湖?”

这话里的客气隔着钱塘江水都能传到鼻子里,徐佑恭敬道别,道:“老丈慢走!”

对了,顾卓是顾氏的人,算起来,应当是顾允的叔公!

“有这等见地,已经大有别于凡人了。”

“法家本就是从道家汲取理念而产生的一门学派,不止法家,其他各家也都多多极少的受过道家的影响。比如韩非,是法家的首要人物,可作有《解老》和《喻老》两篇,讲的恰是君人南面之术,也称为道论。甚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管子以为名生于道,道容百家……”

顾卓并非门下省的长官,他的侍中是加封的,也就是说享用三品报酬,但没有三品的实权。不过也能与天子奏对,充当参谋的角色,属于比较密切的臣子,在朝野中具有遍及的影响力。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这句话的大抵意义是说,名扬天下有甚么意义,我还是算了吧。徐佑身处怀疑之地,不会贻人话柄,更何况老者明显大有来头。

顾卓将袍子递给徐佑,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先行一步,今后如果有闲暇,再来一晤。”

“孺子可教!”老者抚掌,欣喜道:“孔圣周游各国,劝君王以儒学为本,何如当时礼崩乐坏,没人情愿以德行仁,故而有志难伸,并非孔圣不如管子。”

老者也不回绝,长长呼出一口气,道:“舒畅多了!你冷不冷?如果不冷,我就说的多点,如果太冷,就长话短说。”

“是小子忽视,老丈快安息一会。”

此次轮到左彣迷惑了,道:“管子不是齐相吗,帮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霸主,如何成了道家的人?”

老者不是冬烘,听不得别人对孔子一点的攻讦,反倒对徐佑刮目相看,大家读书识字,可并不是大家都会思考,道:“齐国地近渤海,盛产鱼盐,有山海渔田之利,只要君明臣贤,高低一心,称霸不是难事。至于孔圣,六十岁前宦途不顺,固然名重天下,却不被君王所用,但玉不琢不成器,恰是这些磨难,让他在六十岁后到了不受外界谈吐所困扰的境地,不再以为本身的经历盘曲。贤人之所觉得圣,不是与生俱来的才干,而是通过后天逐步学习、认知、体悟和思考,当他站在统统人都要瞻仰的高处,这才成为了贤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