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拜师卢植[第2页/共3页]
刘恪心想这得静候到甚么时候啊,不可,得问个精确时候。当下便欲上前扣问,却被刘备一把扯住,谢过管事以后,二人便怏怏而还。
回家见了叔父,把此事一说,却只见刘恭应了,便仓促而出。前面婶母跟着一起抱怨:“跟鬼打了似的,整日价的不着家,去跟你的狐朋狗友过日子罢!不要返来了!”
刘备与刘恪听了,面面相觑。不晓得自家大人(叔父)又在鼓捣甚么事儿。刘备正欲问,却见刘恭去得远了,自家婶娘估计也不清楚,便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归去,和婶娘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自归家去了。
土豪们捐了钱,处所官比钱比不过土豪,地却多得是。拿着县城舆图看了看,便把县学“暂借”给卢植了。
刘备抬眼望去,见此人年方弱冠,形貌俊郎,气度不凡。当下便上前一礼,道:“某家刘备刘五,携弟刘恪刘十一,见过师兄。不知师兄如何称呼?”
此次回籍是为了祭祖,并且路途悠远,以是此次随行的只要卢植的亲眷和主子。没有弟子服其劳,只要派儿子上了。
再一个就是处所官了。处所官对兴教办学向来都是兴趣昂扬的。这个小农经济的年代又不消寻求甚么经济增速,父母官靠甚么获得政绩?无盗匪胶葛无命案,能定时完成税收任务,人丁能够持续增加。完成这几点,这便是不得了的超等政绩。可惜,这几近是不成能的。
自董仲舒提出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正式成为官方学说,在大汉流行了数百年。到得现在,驰名誉的儒门传人,皆是以推行儒学为己任。为了儒学的传承,儒者们对大户人家的捐助向来是来者不拒的。像郑玄,一代宗师,门徒数千,如果没人援助,靠收点束脩早就开张了。哪能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能注遍五经?
刘备毕竟是没有动母亲的梯己钱。不是他不给,是卢植充公。因为办学的统统用度被那些心胸鬼胎的涿郡土豪和处所官员们给无偿援助了。
这时是炎炎夏天,家中那里另有腊肉。刘备思来想去,感觉在集市上买些礼品也不好,关头是太大众了,显不出本身的情意来。想了想,还是感觉上山猎两只野兽献与教员比较好。
刘恪正要说话,却见门口又出去一人,身高八尺,黄脸微须,边幅堂堂,身着一身玄衣。见得刘备二人,目光一亮,留步浅笑道:“但是卢师门下同窗劈面?”
胡想很夸姣,实际很无法。刘备带了刘恪兴冲冲的到了卢府投书,等来的却不是卢植亲身访问,而是一个管事:“手札已收,二位小郎可回府静候,我家郎君必有答复。”
刘备看着这位将来的诸侯,心中无穷感慨。公孙氏乃幽州大族,公孙瓒因是庶出,母亲又是奴婢职位低下,向来不受家属正视。公孙瓒长大了只是在辽西郡中当个小小的书佐。厥后因为长得帅,声音宏亮,又比较机灵。故被辽西太守赏识,把女儿下嫁给他。此次来涿郡拜入卢植门下,也是他岳父帮助,让公孙瓒来镀金来了。
“可曾进学?”
断断续续的又有新同窗出去,刘备目光扫来扫去,心底下最想见的人却未曾呈现,非常遗憾。看来机会未到,只能等来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