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镜里乾坤 (5)[第2页/共4页]
冒死逃窜了好久,眼看天气将黑,在那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越走越迷,弟兄三个正在懊丧之时,老迈俄然指着火线树下,对身边两位兄弟说:“火线大树下仿佛有户人家,我们今晚不消露宿荒漠了。”兄弟三个精力大振,健忘了颓废飞奔而去。
朱元璋担忧竹简兵法落入别人手中,早已将竹简付之一炬,可一想到人间另有某小我把握着“兵家法门”,便寝食难安。但他并不晓得施耐庵的身份姓名,时隔多年,也没法再按当年的形貌缉拿此人,因而暗中颁下密旨,命各地严加搜捕“兵家法门”的传人。
但这时候袁崇焕遭到朝中奸党弹劾,不得不称病请辞,他回到北京叩见天子谢恩,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返乡前偶然得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奥妙,相传古时有“兵家法门”,神鬼不测其机,幽冥难穷其幻,罗贯中临终前留下一部手书原稿,比坊间刊印册本,多出了一个关于汉朝“传国玉玺”的古怪谜语,本来真正的“兵家法门”,都被他用切口写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后汉三国期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恰是传国玉玺。以后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利后,玉玺归属曹操。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凡是触及传国玉玺的段落,都与他生前留下的谜语有关,谜语的答案便是解读“兵家法门”的体例。此时关外女真与闯贼都在暗中寻觅这份手稿。
本来濠州有个出身费事的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靠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元顺帝四年淮北蝗灾,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十六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成了一个流落乡野的乞丐。
袁崇焕仓猝写表上疏,禀告天子,女真八旗固然奸刁悍勇,却不懂兵法中的诡变之道,以是明军扬长避短,凭坚城大炮能够稳中求胜,倒也不敷为患。但坊间传播“话本三分”,详细描述了三国前后一百多年间的战役,这些详细的战役和战役――“或是陈师百万,正面决斗;或是小股设伏,暗中偷袭;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或一鼓作气,持续作战;或水淹、或火烧;或寡不敌众,或以少胜多;或先胜后败、或反败为胜;有将计就计,于中取事;有乍降投顺,表里夹攻;有嫉斩谋士,也有七擒七纵、恩威并施;有空城退敌,有气杀统帅”。此中所藏之兵机机谋,何止千变万化,其手稿中更能够暗埋春秋战国时传下的“兵家法门”,若为关外女真所窥,实乃与虎添翼,恐怕终将成为我大明亲信之患,恳请圣上明察谨防。
老迈来到屋前悄悄叩门,从屋中出来一男人,说来也奇特,这男人真是伟丈夫,身材比凡人高出半截,并且脖子上竟然长了三颗头颅,脸孔乌黑,说话时三口齐开,乡音浓厚,能听出来是中州人士。
刘伯温深感其德,今后充为智囊,跟随摆布,多次献出奇谋良策,使义兵取襄阳,收滁州,平芜湖,克承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两岸,诛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挥师北上,直取多数,将元顺帝逐回漠北,终究建立了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