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 第13章 镜里乾坤 (5)

第13章 镜里乾坤 (5)[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却说施耐庵浪迹天涯,多年隐居不出,因感时政式微,作《江湖豪客传》依托情意。不料此书被洪武天子看到,惹得龙颜大怒,认定是宣讲谋逆做乱之道,就勒令处所官员,将施耐庵问罪下狱。

袁崇焕以为八旗彪悍,来去如风,非常长于野战,但攻城战术有限,北骑尤惧大炮轰击,一遇坚城重炮便无可何如,以是明军该当仰仗火器,守而后战,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可为取胜之道。他采取这一战术,前后获得了两次宁弘远捷,估计数年以内便可光复辽东。

康熙年间,吴三桂发兵造反,云南与外省连接的几条门路,都因战乱而被封闭,很多外埠人受困没法返乡,当时有潮州客商张氏兄弟三人,为了逃出云南,决定穿过蒙乐山,何如不识途径,在深山里步行了十余天,一向没找到路,温饱交煎之际,只好采草根充饥,饮露水解渴。

朱元璋出身草泽,空以徒手篡夺天下,从一介放牛童当上了建国的太祖天子,天然对那些用兵如神精通策画的建国功臣深为顾忌,唯恐朝中有人起兵造反,以是刘伯温虽以大功,只封伯爵。但最让朱元璋感到不安的,还是当年救他的那位恩公,他非常悔怨当初行凶时做贼心虚,手底下有些发软,导致留下了隐患。

施耐庵的弟子罗贯中,暮年间有志图王,也曾投奔张士诚及刘福通插手叛逆兵,但未遇明主,都没能获得重用,只得遁隐江南,以撰写戏偏言书为生。在施耐庵下狱后,罗贯中求到刘伯温府上,望他念在昔日了解的份儿上设法相救。刘伯温当即上书请命,又劝施耐庵在狱中将《江湖豪客传》改成《忠义水浒传》,在八十回本以后另加四十回,专讲以宋江为首的草泽豪杰受了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才使得施耐庵免于一死。

兄弟三人暗觉骇异,但既然敲开了屋门,也只要向对方申明来意,三头人听罢来者遭受,甚为怜悯,就将他们请进屋来,那兄弟三个连连拜谢。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天子公然开端大肆殛毙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答应“兵家法门”留活着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暴虐,发誓让“兵家法门”传播后代,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法无异于自寻死路,何况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废弛,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囊括,内忧内乱接踵而来。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将仇报,趁己不备,盗走了竹简兵法,未成想人间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不由得追悔莫及,却也无可何如。

冒死逃窜了好久,眼看天气将黑,在那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越走越迷,弟兄三个正在懊丧之时,老迈俄然指着火线树下,对身边两位兄弟说:“火线大树下仿佛有户人家,我们今晚不消露宿荒漠了。”兄弟三个精力大振,健忘了颓废飞奔而去。

但这时候袁崇焕遭到朝中奸党弹劾,不得不称病请辞,他回到北京叩见天子谢恩,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返乡前偶然得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奥妙,相传古时有“兵家法门”,神鬼不测其机,幽冥难穷其幻,罗贯中临终前留下一部手书原稿,比坊间刊印册本,多出了一个关于汉朝“传国玉玺”的古怪谜语,本来真正的“兵家法门”,都被他用切口写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后汉三国期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恰是传国玉玺。以后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利后,玉玺归属曹操。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凡是触及传国玉玺的段落,都与他生前留下的谜语有关,谜语的答案便是解读“兵家法门”的体例。此时关外女真与闯贼都在暗中寻觅这份手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