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 第12章 镜里乾坤 (4)

第12章 镜里乾坤 (4)[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某日,一名苍髯老叟安步街前,恰见曹操鲜衣怒马,驺从如云,拥簇过市。老叟目送而去,惊呼:“真国器也,安天下者必为此人,吾当教之!”当即登门求见曹操之父曹崇,劈面申明来意,自称为“通玄真人”,曾于春秋古冢中窥得竹简言情,此乃兵家不传之秘,得者翻手成云,覆手为雨,因于街中视曹操气度不凡,故此愿倾囊相授。

鬼谷子察其前后,度权量能,按照四人短长,别离加以传授。

蜀吴两方没能看破曹操的狡计,公然因为争夺荆州失和,而曹操却操纵这一机会,西征击溃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又毁灭了汉中张鲁,对西蜀和东吴构成了计谋压抑,修建了全部魏国根本。

曹操操纵兵家机谋之术,完整把握了天下情势,眼看大局已定,不免目空海内,但他还不想废献帝自主,宣称:“即使天命在我,我也只情愿做周文王。”只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年的老叟已另觅传人司马懿,并授以阴阳机谋之道。此人善于韬光养晦,在曹操身后多次进献巨谋奇策,灭蜀平吴,成为了通盘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曹魏江山终究落入了司马氏囊中,今后三分归晋,“兵家法门”也临时在汗青大循环中销声匿迹。

两江总督为封疆大吏,统辖江浙两省军政大权,每天都是日理万机,忙得马不断蹄,但接到雍正天子的密旨,毫不敢有涓滴怠慢,从速调遣五百兵勇,由他亲身批示,在城隍山持续搜索了十天,始终没发明山里有宅兆的迹象。

施耐庵方才睡着,忽听庙里窸窸窣窣有脚步声响起,他觉得是元兵追至此地,大气也不敢出,从泥胎裂缝里偷眼观瞧,就见两位赤瞳黄衫客,正在灯烛下对弈,身后各有侍童数人,执意甚恭。

鬼谷子便说:情势者——善知天时、天时、人和,以此衡量天下情势,度量各方短长,令其或纵或横,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或反或复,或结合,或对抗,使天下情势握于股掌当中。

施耐庵担忧肇事上身,不敢露面,持续藏身在泥胎中窥测,却听那两位黄衫客纵论古今得失成败,言辞古意昂然,高谈阔论,无不尽中机宜,再看棋局间来往纵横,仿佛暗合兵法,神妙无方,凡人难测其奥。

所谓“一着棋错,满盘皆输”。曹操固然多谋善断,当此局面也不由束手无策,迟迟不敢挥师南下,眼看寒冬已近,军中粮草布施不上,兵士已无厮杀之心,情势对曹军更加倒霉。

浙江省有座城隍山,由山下城隍庙而得名,情势绝佳,向来制止棺葬,不准任何人到山上修坟造墓。因为据风水先生说,城隍山是条龙脉,如果安葬先人,其后代必出真命天子,以是官府禁令极严。

东汉末年,汉室陵夷,豪强并起,有官宦世家公子,沛国谯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生而颖慧,俶傥不凡,少年时有机变之才,但是性喜任侠,浪荡无度,不修操行学业,众皆谓之难成大器。

总督称要做善事,帮助乞丐造坟葬父,当即让此人带路,找到埋尸之处,由兵勇们掘地抛出尸骨,却看土下死者僵而不化,尸身已生出鳞片,两手曲折有如龙形。总督大人忙命令将这具产生尸变的尸身烧化,骨灰移至铁棺封存,迁坟到百里以外,又赏了乞丐两千铜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